中国网10月31日讯(记者 李智)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群体成为网络用户的主力军,如何为未成年人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议题。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网上未成年人保护与生态治理论坛”期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欧敏行接受了中国网专访。

欧敏行认为,未成年人应该能够以合乎道德和负责任的方式使用信息,并以适当的形式和媒介向受众传递他们对于信息的理解和新知识。

开展青年群体和预防网络极端主义研究

当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针对青年群体和预防网络极端主义的研究,内容涵盖了提高年轻人对于网络仇恨言论的认识、激进化产生的根本原因、社交媒体在暴力激进化过程中扮演的假定角色等多方面内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发起了一系列倡议,聚焦如何创建一种能为青年赋能并提高青年群体参与度的网络环境。

欧敏行告诉记者,这其中就包括全球公民教育项目Global Citizenship Education (GCED),教科文组织通过该项目协助各国提供教育计划,增强年轻人抵御暴力极端主义信息的能力,培养积极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同时,教科文组织推崇“媒体和信息素养(MIL)”这一概念,“我们认为这是提高年轻人数字修养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媒体和信息素养通过一整套知识、技能、态度、能力以及相应实践措施,使公民,尤其是年轻人有能力通过各种形式、各种工具,以一种批判性的、符合社会公德的以及高效的方式去访问、检索、理解、评估、使用、创造以及分享信息和媒体内容。”欧敏行说。

网络游戏也可以使学习变得更加生动

当今世界,信息和通讯技术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欧敏行也看到,数字和手机游戏正在迅速成为世界上消费最多、也是最盈利的文化产业,尤其是在年轻人群体中。

欧敏行关注到在中国也存在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他们每天的游戏时间大概在4到5个小时。情况确实不容乐观,“因为许多网络游戏都包含暴力内容,容易上瘾,并可能导致健康问题,迫切需要从国家层面制定完整的法规和标准。”

另一方面,欧敏行也指出如果能恰当得融入和平以及可持续发展等主题,这些设计精良的网络游戏也可以使学习变得更加生动,充满乐趣,并以受众为导向,使他们以负责任的全球公民的身份自信地走向未来。

全球有超过10亿人每天至少花1小时玩游戏,即全球每周在虚拟世界中花费的时间超过了30亿小时,欧敏行强调,“我们必须有所作为。人口统计学的研究表明,游戏玩家的年龄和性别越来越多样化,所以电子游戏可能变成传授新世纪技能(如批判性思维和情商)的策略之一。”

政府部门与未成年监护人职责重大

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欧敏行更多关注政府部门的职责。她表示,针对互联网使用对个人产生的不良影响以及一些可能危害网络信任、挫败公众对互联网的信心的行为(如青年游戏成瘾行为),政府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近期发布的教科文组织‘互联网普遍性指标’可以作为一种创新工具,为我们的会员国以及各方利益相关者提供支持,使其自发评估本国的互联网环境,在互联网法律和道德各方面提升互联网质量。”欧敏行说。

同时,她也强调,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该充分认识并采取行动,使孩子成为具备媒体和信息素养(MIL)的人。未成年人应该能够以合乎道德和负责任的方式使用信息,并以适当的形式和媒介向受众传递他们对于信息的理解和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