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10月22日讯(记者 董小迪)部分省近2/3本科高校生师比不达标、中央部属高校在经费和资源投入上明显优于地方普通院校、东北部分高校近3年高层次人才呈负增长......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近日公布了《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指明了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检查组发现,近年来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虽有突破,但总体滞后。教师数量与高校办学规模、人才培养需求不匹配,不少地方的高校长期受编制不足的影响,教师缺口较大。

有的省近2/3本科高校生师比不达标,有的省相当一批高校生师比超过22:1,未达到国家基本办学要求(18:1)。高端人才引进难、培育弱,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学术大师和学科带头人数量不足。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不高,技术技能人才难以进入教师队伍。教师考核未能充分考虑学科和岗位特点,导致一些教师不能安心教学科研“坐冷板凳”,“兼职当主业,授课当副业”。

此外,西部和东北地区高层次人才流失严重,已成为当地高校发展的“痛点”。有的省份在5年间副高职以上专任教师流出流入比超过3:1,有的高校近3年高层次人才队伍呈现负增长状态。

对此,检查组建议改革高校编制及岗位管理制度,改善高校进人用人环境,改进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机制,探索建立符合高校特点和发展要求的薪酬制度,进一步落实高校在设置内部组织机构、人员配备、评聘教师、绩效工资内部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权。

深化高校教师管理制度改革,探索试行高校分类制定岗位设置方案和管理办法;改革教师考核评聘机制,建立健全教师分类管理、分类评价体系,克服“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顽瘴痼疾;重点培养、大胆使用、及早储备一批高层次人才;引导人才资源向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流动,遏制一些地区和高校人才恶性竞争。

检查组还发现,虽然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总量持续增加,但不同类型高校之间投入不平衡问题十分突出。中央部属高校以及“双一流”建设高校在获取经费和资源投入上明显占优,与地方普通院校差距普遍拉大。

此外,由于地方财政收支压力大,一些地市举办的高校生均拨款未能达到国家标准,有的高校差了近一半。许多地方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和专业教学设施装备资金缺口较大,欠账较多。高校经费投入来源总体比较单一,吸引社会资金投入高等教育的力度不大,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的机制还未形成。

对此,检查组建议加大支持力度,尽快研究出台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升级版,从制度设计、政策引导、资源投入上进一步向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倾斜,引导和支持中西部高校从“被动输血”向“自我造血”转变。统筹谋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等工作,在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科研平台建设,长江学者、杰青等高层次人才项目上继续给予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