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新闻中心举办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副部长黄润秋、副部长翟青介绍情况。中国网 郭天虎 摄

中国网9月29日讯 (记者 郭泽涵)PM2.5平均浓度5年降41.7%,提前实现2020年保护地面积达17%目标,近20年来我国新增植被覆盖面积约占全球新增总量的25%,居全球首位……生态环境部今日亮出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生态环境保护“成绩单”。

成就

提前实现到2020年保护地面积达17%目标

70年来,我国先后提出并确立保护环境为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为国家战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并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文明写入了宪法和党章。坚决向污染宣战,发布了三个“十条”,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等制度出台实施。

70年来,我国基本形成了以环境保护法为龙头的法律法规体系。修订了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核安全法和环境保护税法等9部生态环境法律和20余部行政法规,“史上最严”的新环境保护法自2015年开始实施。

我国还实施保护天然林、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保护重大工程及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2018年相对2013年,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41.7%。北京下降了43%。全国森林覆盖率已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仅约8%提高到目前的22.96%。监测数据显示,近20年来我国新增植被覆盖面积约占全球新增总量的25%,居全球首位。

70年来,我国建立了2750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有474个,自然保护区的总面积达到147万平方公里,占陆域国土面积15%。各类自然保护地11029处,占陆域国土面积18%。我国提前实现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提出的到2020年保护地面积达到17%的目标。

70年来,我国批准实施30多项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多边公约或议定书。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经验

坚持“八个观” 杜绝“口号环保”“数字环保”“形象环保”

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表示,70年来,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得益于我们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持深邃历史观、科学自然观、绿色发展观等“八个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一岗双责、党政同责,坚持以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

“八个观”分别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深邃历史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用最严格的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严密法治观;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大家一起动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行动观;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共赢全球观。

李干杰表示,我们不断强化党的领导,明确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负总责,明确各有关部门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管生产的、管发展的、管行业的也得管环保,将过去的“小环保”变成今天的“大环保”。同时,坚持以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建立健全一整套包括监测、预警、公开、排名制度,有效传递了压力,推动了工作开展。

“再苦再难,也不能再搞‘口号环保’‘数字环保’‘形象环保’等弄虚作假的东西。”李干杰表示,我们把人民群众的信访举报当成发现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的“金矿”,使人民群众成为监督队伍中的一员。不断加强机构队伍和技术能力建设,加快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

未来

扛起建设生态文明的政治责任 建立完善监管体系提高监管能力

谈到下一步的工作,李干杰表示,生态环境部要自觉扛起建设生态文明的政治责任,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黄润秋也表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加快建立完善的生态保护监管体系,守住守好生态保护红线,坚决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持续深入推进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试点,不断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补充说,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继续深化新一轮中央环保督察,继续坚持问题导向,敢于较真、敢于碰硬,切实解决问题;继续坚持群众路线,大力推动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另外,生态环境部还将继续坚持彻底的信息公开,保障群众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