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9月24日讯(记者王文晔)近日,由资深法国史学者曹松豪撰写的《戴高乐新传:从士兵到将军》(以下简称《戴高乐新传》)与中国读者见面。这是1964年中法建交以来国内出版的第一部以戴高乐的军人生涯为专题的著作,也是近年来中国学者在法国研究领域中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之一。

中欧学会法国分会原高级顾问、外交笔会会员、资深翻译家曹松豪在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中法建交55周年的献礼之作,《戴高乐新传》的创作出版将增进中法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学习戴高乐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对于促进关于20世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新角度、新史料和新解读——讲了一个关于戴高乐将军前五十年的故事

2006年,曹松豪成功地翻译出版了法国著名新闻记者德拉戈尔斯所著的《戴高乐传》。之后,曹松豪潜心多年,于十三年后创作出版《戴高乐新传》,从中国人的视角和语言思维习惯出发,讲述了法兰西伟人戴高乐从士兵到将军的50年成长史。“德拉戈尔斯的戴传巨著是一部专为法国读者而写的、用夹叙夹议的手法写成的评传,所以它在叙述戴高乐80年英雄历史时往往惜墨如金,对历史进程写得有些简略。对20世纪法国史不甚了解的中国读者来说,他们读了中译本之后不免会有一种历史叙述不够充分,评论却略显过多的感觉。因此,这才有了写作一部新戴高乐传的大胆想法。”在谈到本书的创作初衷时,曹松豪如是说。

《戴高乐新传》一书从全新角度,以许多生动的历史细节,细致地描写了戴高乐的军人生涯和家庭生活,对于戴高乐早年接受的爱国主义教育,在一战至二战期间积极探索和确立的组建装甲兵团军事战略思想,以及20世纪30年代末期在文字上同贝当元帅实行决裂等有关问题进行新的解读,并引用了诸多法国学界的新史料和新研究成果。作者坦言,在创作过程中,为了解决搜集史料这个最大的难题,他研读了戴高乐的《战争回忆录》、德拉戈尔斯的《戴高乐传》、托利亚克的《戴高乐是怎样炼成的》等著作中的一些基本史料,通过深入的分析归纳和通盘考虑,最终选定他认为最适用讲述戴高乐故事的新旧史料。

以史为鉴 献礼中法建交55周年和新中国70华诞

曹松豪强调指出,戴高乐将军在二战初期不惜在政治上与其前恩师贝当元帅决裂,“流亡”伦敦,号召法国人民起来反抗德国法西斯的侵略和统治,以捍卫法兰西民族独立。这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在二战后仍继续得到发扬光大。事实上,在1958年成立第五共和国之后的十一年执政期间,戴高乐在国际舞台上始终秉持大国战略,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敢于对美国霸权主义说“不”,开创了世界多极化进程,促使法国成为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

作为献礼中法建交55周年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作品,《戴高乐新传》获得了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前会长陈昊苏和中国前驻法国大使蔡方柏所写的精彩序言,其出版可谓恰逢其时。曹松豪向记者谈道:“如果说中法建交在中国发展的问题上给世人以深刻的启示,那就是要以史为鉴,为实现和平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我们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坚定不移地同霸权主义、单边主义等进行斗争,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方向胜利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