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9月20日讯(记者 彭瑶) 生态环境部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针对记者关于“如何看待近期山东临沂出现的治污‘一刀切’问题”的提问,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表示,已要求当地立即整改,汲取教训、举一反三,依纪依法严肃问责。

据生态环境部近日通报,根据群众反映,8月29日生态环境部组织调查组赴临沂市开展明查暗访。发现临沂市兰山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平时不作为,等到要考核问责时就急功近利搞“一刀切”,辖区部分街镇餐饮企业大面积停业,400余家板材企业被迫集中停产,25家货运停车场除1家兼顾公交车停放而正常运营外,其余全部停业整顿,严重影响当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社会影响恶劣,群众反映强烈。

刘友宾说,在环境执法过程中,生态环境部一直强调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依法办事。针对部分地区出现的环保“一刀切”问题,相继出台多份文件严加防范、严格禁止。在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中,坚持“双查”,既查不作为,也查乱作为,并通报了个别地方“一刀切”典型案例。

“急时‘一刀切’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平时不作为。”刘友宾指出,自9月1日起,生态环境部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重点解决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不闻不问、敷衍整改等平时不作为行为,同时坚决纠正一些地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不分青红皂白的“一刀切”行为。“临沂‘一刀切问题,就是在专项行动中发现的反面典型。我部已要求当地立即整改,汲取教训、举一反三,依纪依法严肃问责。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紧盯不放‘一刀切’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肃追责,绝不姑息。同时,我们也将保持定力,坚持严格执法、依法办事,履职尽责,督促平时不作为的地方和部门切实加强日常监管,从源头上解决急时‘一刀切’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和守法企业的正当权益。”刘友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