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督察组检查前突击复绿。图片来源:生态环境部

中国网8月19日讯 据生态环境部消息,7月25日至29日,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在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督察发现,漳浦县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长期不作为、慢作为,石材矿山非法开采问题突出,生态恢复治理严重滞后,区域污染严重,群众反映强烈。

督察发现,2014年以来,漳浦县意发石材有限公司在赤岭乡蔡坑矿区长期非法开采,造成大面积山体、植被破坏,下游蔡坑水库沦为“牛奶湖”。经漳浦县初步调查,破坏商品林达201亩,越界开采矿产品评估价值约8200万元。2015年以来,漳浦县长桥镇东方场三层岭采石有限公司长期盗采临近山体,为了逃避卫星监控,用绿网遮挡开采区域及临时工棚。

经督察组进一步调查发现,漳浦县现有持证饰面石材矿山15家,其中14家越界非法开采。2018年10月,发现违法开采矿山98个,破坏面积达9656亩。漳浦县所有持证在采石材矿山均未落实恢复治理方案和土地复垦方案。全县矿山开采导致的生态破坏面积达10180亩,但漳浦县仅对5个破坏区域制定治理方案,其中2018-2020年仅安排1个治理项目,治理面积仅122.25亩。

漳浦蔡坑矿区、长桥矿区生态破坏严重,在督察组进驻后,当地政府紧急要求矿主复绿,企业将大量盆栽苗木简单覆土,甚至直接摆放在场地。漳浦绿地建材贸易有限公司自2014年起在绥安镇违法开山采砂,数百亩山体、林地遭到严重破坏,长期无人过问。2019年7月19日检查当天,该砂场直接在砂石、混凝土地面上铺设草皮,检查时多数草皮已枯死。

石材加工企业厂区污水四溢。图片来源:生态环境部

漳浦县赤湖镇洋坪岭村石材加工集中区有饰面石材加工企业50家,第一轮督察期间,群众投诉污染环境,但地方调查称举报不实。此次督察发现,多家企业生产废水直接外排;厂区粉尘无组织排放严重;生产过程中石粉违法倾倒。第一轮督察期间群众投诉赤土乡十几家板材厂将石粉倾倒在两个鱼塘内,污染水体和耕地,当地多部门现场联合调查后,直接覆土掩埋敷衍了事。

此外,现场督察还发现,漳浦县存在大量挖土、洗砂场,违法侵占土地和林地,破坏植被,水土流失淤积河道,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严重,群众投诉不断。督察组表示,漳浦县非法采矿导致的严重生态破坏长期得不到解决,违法时间之长、破坏程度之大,实属罕见。

漳浦县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对辖区内存在的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熟视无睹,不闻不问。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要求阳奉阴违,甚至突击整改、假装整改。对群众反映的生态环境问题漠然视之,敷衍塞责。漳州市党委、政府对石材矿山和石材加工行业整改工作重视不够,部署不到位,检查督促不力。福建省相关部门对全省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情况掌握不全面,对突出问题推动解决不力。

针对上述问题,督察组将进一步核实有关情况,并要求地方依法依规依纪处理、问责到位。

(编辑:彭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