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中国价值
 

对外话语体系研讨聚焦中外人文交流与国家形象塑造(   / 1 )

发布时间:2019-08-14 13:16:0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栗卫斌  |  责任编辑:吴闻达
分享到:

2019年8月13日,宁夏银川,第六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举行。图为“中外人文交流与国家形象塑造”论坛现场。中国网记者 郑亮 摄

中国网银川8月14日讯(记者栗卫斌)“中外人文交流与国家形象塑造”论坛昨日在宁夏银川成功举办。来自各高校与新闻机构的嘉宾就创新新时代中外人文交流与国家形象研究等前沿问题进行探讨。

图为大连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润华。中国网记者 郑亮 摄

大连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润华对本次论坛进行主题阐释,从新时代中外人文交流的内涵与意义、中外人文交流体制与机制创新、中外人文交流综合传播能力建设、汉语国际教育及国际传播等层面介绍了本次论坛的学术价值与特殊意义。

发言阶段,各位学者结合自身研究专长,就中外人文交流与国家形象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图为中国新闻史学会全球传播与公共外交委员会会长、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吴飞。中国网记者 郑亮 摄

谈及中国国家形象研究,中国新闻史学会全球传播与公共外交委员会会长、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吴飞表示,西方对中国的认知确实存在偏见,但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声音也是多方面的。形象可能在一段时间内被误解或误读,但不会永远如此。从国际传播理论创新的角度,我们要着力从命运共同体、共情的维度去建构与引导。

图为人民中国杂志社总编辑王众一。中国网记者 郑亮 摄

“灾难报道中推己及人,熊猫漫画引起现象级关注”、“二十四节气俳句圈粉无数”、“以漫画故事切入,对外讲述红色文化”,人民中国杂志社总编辑王众一以日文版《人民中国》三个案例说明,讲好中国故事要坚定文化自信,同时又要多采用对象国易接受的方式进行形式创新。

图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副总编辑杨新华。中国网记者 郑亮 摄

“塑造国家形象,讲故事是一个有效的方式。”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副总编辑杨新华表示,在打造对外传播话语体系中,要做好“加减乘除”,做大优质增量,减少低效传播,着力在创新领域实现乘法效应,同时破除一些影响事业发展的思维方式和利益格局。他介绍,由国务院新闻办指导、中国外文局主办的“2019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正是发动社会力量、实现乘法效应的创新探索。

图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钟新。中国网记者 郑亮 摄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钟新通过陪同巴基斯坦记者逛北京延庆世园会的经历,谈到软实力资源选择性与人文交流的有效性。她认为,世园会是优质的国际人文交流资源。博物馆和展览馆等在这方面可深度开掘,选择得当、讲解生动可以大幅提高资源的信息价值与趣味性。

“中外人文交流与国家形象塑造”论坛是第六届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的分论坛之一,由大连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中心承办。


中国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