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将在比什凯克举行。今年是上合组织成立的第十八年,考虑到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单边主义、逆全球化思潮重新抬头,上合组织的这次18岁“成人礼”愈加重要,意义特殊。

回顾上合组织十八年走过的不平凡历程,尽管国际形势云谲波诡,充满了矛盾、危机与斗争,但是在这种复杂的国际背景下,上合组织经受了一次次严峻考验,不仅发展势头未止,相反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如今的上合组织,已经从当初为解决边境互信而成立的“上海五国”机制,发展为一个囊括8个成员国、4个观察员国和6个对话伙伴国,GDP和人口总量分占世界20%和40%,当今世界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综合性区域组织,成为维护地区稳定与和平、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力量。

对于当今世界而言,上合组织十八年的自我求索之路,无疑有着很好的启示意义。首先,上合组织能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和强劲合作动力,根本原因在于它创造性地提出并始终践行“上海精神”。尤其是面对当前国际关系中平等原则与协商精神遭到漠视,共同发展与繁荣举步维艰的复杂局面,各成员国毫不动摇地将“互信、互利、平等、协商”作为处理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作为砥砺前行的不懈追求,为各方共享发展机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不难看出,“上海精神”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所倡导的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在意涵上是相通的,为国与国如何相处提供了思想指引,并且超越了文明冲突、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等陈旧观念。

再者,上合组织的建立和运行,是以成员国彼此之间多领域务实合作为前提的。多年来,中国与上合组织各成员国之间的双边与多边合作始终处于方兴未艾、势如潮涌的运行状态,这为上合组织的不断成长壮大提供了重要的力量源泉。中国与各成员国建立了各种形式的战略伙伴关系,缔结了涉及许多领域、具有多种内涵的双边与多边合作文件。中哈石油管道项目、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项目,以及正在建设中的中巴经济走廊、中蒙俄经济走廊、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无一不展示出上合组织内部双边合作与多边合作齐头并举、多向推进的磅薄气势。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上合组织不仅成为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平台,而且连接海上丝绸之路,联动亚欧两大市场,其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区域经济合作潜力进一步加大。如今,上合组织成员国正积极对接“一带一路”,打造出新型区域合作模式,使丝路精神与“上海精神”交相辉映,照亮了中国与周边命运共同体携手共进的康庄大道。

此外,在谋求地区和平发展的同时,上合组织还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共同寻求21世纪出现的问题的解决办法。针对国际形势发展变化及其未来趋势,包括经济治理和气候变化等重大的共同性问题,上合组织总是不失时机地表明立场和观点,提出建议和主张,充分体现了一个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情怀的新型区域组织的担当。例如2018年青岛峰会,联合宣言不仅就阿富汗、叙利亚等地区热点以及全球经济治理、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打击恐怖主义等国际社会关心的所有重大问题表明了立场和观点,同时确认上合组织已“成为当代国际关系体系中极具影响力的参与者”。

当前,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新兴经济体在全球事务中的作用上升。虽然上合组织未来发展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但上合组织参与国际事务和全球治理的广度和力度将会持续增大。今后,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各成员国都将“同呼吸、共命运”,为维护各国共同利益携手共进,为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让更多开放包容的上合梦想照进现实。(中国网评论员 戚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