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亚洲司商务参赞罗晓梅

中国网5月28日讯(记者李明艳)近日,中国社会科学论坛“全球变局下的中日关系:务实合作与前景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会上,商务部亚洲司商务参赞罗晓梅表示,中日在第三方市场上的合作正在有序推进,其项目涉及货运、智慧城市建设、港口业务等各个领域。展望未来,中日两国在第三方市场合作上前景广阔。

罗晓梅在介绍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发展历程时表示,近年来,商务部一直通过中日政府间磋商机制推进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2018年5月,李克强总理访问日本期间,商务部、发改委与日本外务省、经产省共同签署了《关于中日企业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备忘录》;随后双方在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框架下设立了“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工作机制”。同年10月,首届“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论坛”召开,论坛期间双方签署了52项示范性合作协议,涉及基础设施、金融、物流、信息技术等广泛领域。罗晓梅表示,目前,签约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已有20多个项目取得积极进展。

罗晓梅详细介绍了几个双方正在第三方市场上稳步推进的合作案例。以货运为例,当前,日本企业正在利用中欧班列提升对欧贸易的效率。2018年12月,首列装载41个集装箱的中欧班列(长安号)日系企业专列从西安发车,装载的货物来自在华投资的日本企业,包括液晶显示面板、照相机、空气压缩机以及汽车零部件等,货物价值超过1700万美元,创下了长安号开行以来单列货值最高的记录。此外,日新、日本邮船物流、日本佐川控股等主要物流企业也开始利用中国铁路提供物流服务。今年4月,一批来自日本横滨的货物经过5天海运抵达厦门港,再经由中欧(厦门)班列运往杜伊斯堡。

罗晓梅介绍称,日本企业以往从中国向欧洲出口货物,主要依赖航空和海运。海运需要30到40天,而铁路运输用时不到一半;同时,相比于价格高昂的空运,铁路运输物流费用降低了一半,非常有利于货主企业平衡成本和交货期。

谈到中日今后重点合作的地区与领域,罗晓梅指出,一是未来双方将探讨在东南亚等条件相对成熟的地区开展新项目合作。二是构建以新亚欧大陆桥等经济走廊为引领,以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等为骨架,以铁路、港口、管网等为依托的互联互通网络,拓展海陆联运服务,提高中日与欧洲、东盟间的贸易物流效率。三是探索境外经贸合作区与日本相关产业园区合作,试点推动中日相互持股、联合开发、共同经营产业园区,支持各自企业交叉入住,或对现有园区进行升级改造,打造合作新“支点”。

罗晓梅表示,希望中日双方积极落实两国达成的共识,遵循“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政府引导、互信互利”的原则,发挥各自优势,拓展合作空间,实现双赢和多赢,共同为地区和世界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