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3月8日讯(记者 吴琼静)全国人大代表王建清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90后、00后的年轻人中,发自内心愿意当蓝领工人的比例并不高。究其原因,这跟产业工人的社会地位和薪酬待遇普遍不高、职业认可度不够有关。
“如果人人都不愿意当工人,那实体经济、制造业靠谁来完成?”那么应该如何提升产业工人的职业认同感呢?王建清认为,最重要的是需要为他们提供晋升通道和上升空间。
“今年3月5日,在聆听了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王建清对记者说,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培养国家发展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加快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来自一线的声音被重视和回应,“这说明我们的政府是非常了解民情的,充分体现了‘人民政府为人民’。”王建清说。
他在去年提出建议,期望国家改善技能人才的评价机制,通过事业和待遇留人,推动一线员工在职业生涯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更多的人愿意当蓝领,励志做工匠。
他说,自己去年的建议是在深入一线调研后发出的肺腑之言,后来他的建议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18年6月,人社部专门召开了有关技能人才培养和薪酬待遇的专题会,会议第二天就给他做了专项答复,表示将在改善技能人才的薪酬待遇方面探讨多元化的方式。
今年,王建清带来的建议则是希望在去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落实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工匠精神传承的保障制度。
具体而言,可以为技能领域的人才提供与管理技术类人才相似的晋升通道。比如,设立技师、高级技师、首席技师、特级技师等不同的职级,并匹配以相应的待遇。
王建清以自己的工作单位为例,讲述了自己的“师傅”、获得“大国工匠”荣誉称号的王涛的职业生涯。从2007年开始,东风商用汽车就开始为产业工人设立技能师、主管技能师、主任技能师、首席技能师等不同的职级。
王涛因为荣获了“大国工匠”荣誉称号,还拥有各种技能证书,直接被评为主任技能师,后来又升为首席技能师并在此岗位退休,享受相当于工厂车间主任的职级和待遇。“希望自己工作单位的这些经验可以得到推广,为帮助解决更多产业工人上升空间提供参考方案。”
王建清认为,只有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才能真正成为“能工巧匠”。通过制定激励措施,用“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来促进广大的一线工人立足自身岗位,努力钻研技能,助推企业生产出高精尖的产品,从而助力整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形成良性的循环。
“我希望‘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让三百六十行人才荟萃、繁星璀璨’,”王建清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一句话,也正道出了他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