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第六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在北京结束,本周双方将转站华盛顿继续进行磋商,如此密集的谈判节奏,说明中美经贸磋商已近进入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双方都力求在3月1日磋商期限前达成协议,结束两国的贸易战。

对于最新一轮谈判的结果,中美双方都释放了积极的信号。根据中国官方公布的信息,双方对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非关税壁垒、服务业、农业、贸易平衡、实施机制等共同关注的议题以及中方关切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就主要问题达成原则共识,并就双边经贸问题谅解备忘录进行了具体磋商。

习近平主席还会见了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和财政部长姆努钦,肯定两国经贸团队的磋商又取得了重要阶段性进展。这是中美经贸磋商开始数月来,习近平主席首次会见美方经贸团队成员,既是对前期经贸磋商进展的肯定,又为下一阶段中美经贸关系发展指明了大方向、注入了新动力。

与此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也作出了较为乐观的表态,他表示在北京举行的美中经贸谈判进行得“非常好”,双方如今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达成“真正的贸易协议”。白宫新闻办公室也发表声明称,“这些详细且密集的讨论带来双方之间的进展”。

自谈判开始以来,中美双方都展示了合作的诚意,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至今为止取得的成果也说明,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的平等协商才能让双方在解决问题的道路上前进。两国都深知,发生贸易战没有赢家,发展长期稳定、互利共赢的经贸关系才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不过,接下来的谈判远非一帆风顺,中美之间的分歧依然存在。美方提出的一些结构性问题,要在短期内拿出具体解决方案难度很大,其中有些诉求还涉及到中国的经济体制、发展道路和产业政策,在这些方面中国几乎不可能做出让步,毕竟,“合作是有原则的”,不拿原则做交易是中方谈判的底线。

除了中方不能接受的涉及国家利益的诉求,美方不少诉求却是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方向一致的。比如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扩大市场准入等,正是我们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题中应有之义。

事实上,中国一直在有条不紊地深化改革开放,去年中国四次主动降低关税,召开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宣布了一系列扩大开放的新举措;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中国持续加强执法力度,提高知识产权审查质量和审查效率,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坚决惩处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外商投资法(草案)的制定,更是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和意志。

中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有自身的比较优势和制度优势,每次对外开放都引领了更深更广的全球化。可见,中国并不害怕打开国门,无论中美间有没有贸易纠纷,中国都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和成果,这符合中美双方和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

因此,中美贸易战带来的困境和谈判中遭遇的难题,只是中国发展道路上必经的风雨。对于崛起中的大国,这样的波折可以预见,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成熟的大国心态和坚如磐石的战略定力。只要我们着眼长远,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在风雨过后,仍是阳光与彩虹。

至于接下来的谈判进展,最大的可能是,中美各退一步,在最后期限达成一个阶段性的协议,避免美国对华加征2000亿美元产品关税从10%升到25%。之后谈判还将继续,以进一步解决两国经贸关系多年来的结构性问题。

中美两国谁也离不开谁,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两国应珍惜已建立起来的互信和合作关系,坚持对话,管控危机,确保中美关系沿着正确道路向前发展。(中国网评论员 戚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