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12月15日讯(记者 董小迪)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改革开放前,家庭出身决定社会地位,改革开放后,受教育水平、掌握专业技术或创业决定社会地位。近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的改革开放40周年与社会发展智库论坛上,与会专家作如上表述。

全国人大常委、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社会政法学部主任李培林表示,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探索性标准,以家庭年可支配收入9万元到45万元来界定中等收入群体,目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约为3亿人。进一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建设橄榄型社会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之一。

清华大学文科教授、民生经济研究院院长李强介绍,目前,中国中等收入群体比例为38.2%,相比于巴西的43.9%、俄罗斯的56.5%,差别较大。

如何提升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李强认为,教育、专业技术与市场是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形成的三个重要渠道。

研究表明,在中国能否上高中是能否改变命运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同时影响着生活水平和收入。1978年-2017年,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从598所增至2914所,本专科招生从40.1万人增至761.4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55%提至45.7%。

“在韩国、日本等国和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地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多为80%以上,我们离这个标准还有很大距离。”李培林指出,目前,农村地区几乎都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但高中阶段教育质量仍有较大差异,如果能有更多农村孩子上大学,这个比例将大大提高。

“市场是中等收入群体形成的最好渠道。可通过经商,降低市场准入、让普通民众有均等机会等方式提升。”李强认为,企业家群体是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应坚定不移地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李强还认为,改革和社会变迁要从农村开始。中国未来要改变农村面貌,解决农民工在城市的社会地位等问题。城镇化是中国全体居民社会地位提高的基本路径。

人的素质能否随社会地位改变而提升也是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在李强看来,这需要提升个人的教育素质、职业素质、技术素质,加强价值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