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席卷全法国的“黄背心”抗议浪潮持续了半个多月后,法国总统马克龙终于做出了妥协,暂停实施政府早先宣布的燃油价格调整的计划。可以说,这场风潮最终以迫使政府放弃改革计划而告结束。这是一场“心理较量”,而这场较量的背后,人们看到的是一个拒绝改革的法国。

法国总统马克龙也许没有想到,上个月中旬爆发的“黄背心”抗议运动,最终酿成一场以巴黎为中心,波及全国的“暴动”,这是他去年5月执政以来遭遇的最严重的危机。

这起抗议是“自发”行动,找不到正式的组织者。然而随着规模扩大,参加者愈发复杂,于是整个行动处于严重失控状态。行动唯一的标志就是抗议者身披的那件“黄背心”。

根据巴黎警方宣布的数字,在12月1日的骚乱中共有133人受伤,包括23名警方人员,共有421名肇事者被逮捕。舆论普遍认为,这是自1968年“五月风暴”以来最严重的骚乱。

法兰西是个以珍惜古迹文物而闻名于世的民族,即使对政府和社会再不满,也不能像塔利班那样做出炸毁巴米扬佛像的事来。然而这样的事的确发生了,镶嵌在凯旋门正面的著名雕塑家弗朗索瓦·吕德的“马赛曲”浮雕上的自由女神被砸了一个大洞。这种事情发生在法国简直是法国人的耻辱!

这些暴乱场面过于血腥和恐怖,反倒转移了公众的视线,掩盖了“黄背心”运动的初衷和诉求。

法国政府此前做出决定,自2019年1月起,将对每升柴油和汽油分别征收6.5欧分以及2.9欧分的二氧化碳税。柴油汽油是生活必需品,涉及千家万户,因此这一措施引起广大民众不满,随之形成了社会抗议浪潮。上街抗议者虽然仅有十几万人,但是支持同情者却遍布整个社会。据民调显示,80%的人支持这次抗议行动。这次抗议行动的直接目标是不满油价上涨,而整个社会所担心的则是生活水平受到影响,购买力下降。这就涉及到法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了。

法国是西方七大发达国家之一,二战后曾经历过“辉煌的三十年”高速发展期。随着经济增长,法国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社会福利体系,劳动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应有尽有,每一个法国人从“摇篮到坟墓”都被政府供养。法国在上世纪70年代进入经济放缓期,国库越来越承担不起这种社会福利的沉重负担,社会保险赤字连年高涨,民众福利难以为继,于是怨声载道。高社会福利导致企业的劳动成本持续上升,企业和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步下降。进入八十年代后,法国经济增长长期低速徘徊、甚至倒退,政府债台高筑,失业率居高不下,家庭购买力不断下滑。于是社会不满情绪大增,风潮频繁、动荡不定。

法国历届政府都清楚,只有对当前的社会经济模式进行彻底改革才是真正出路。但是由于改革必然触动既得利益,而每个人的奶酪都动不得,一旦改革很可能就失去选票,所以执政者出于执政安全的考虑,往往没有勇气进行改革,只能畏畏缩缩、小打小闹,甚至饮鸩止渴,继续提高福利,以求平安。

2007年当选总统的萨科齐,从改革养老金制度入手,提出推迟退休年龄的改革方案。这一方案立即遭到广大公务员的抗议和反对,在巨大社会压力下,这项改革被迫收回,最终导致他在2012年大选中连选连任失败。

2012年当选总统的奥朗德执政后也曾致力于改革,他采纳其经济部长马克龙的建议,提出修改劳动法的方案。然而这个改革方案触动了广大工薪阶层利益,遭到强烈的反对。罢工、街头抗议浪潮接连不断,还在巴黎发生了持续数月的法国版的“占领华尔街”运动。最终劳动法修改方案“胎死腹中”。奥朗德本人的民调指数下滑至20%以下,成为法国历史上最不受待见的总统。这也导致他最终放弃连选连任的打算。

萨科齐和奥朗德两任总统都在改革问题上栽了跟头,因此舆论得出一个结论:在法国“谁改革谁下台”,可见改革在法国的阻力之大。

马克龙在2017年以66%的高票当选总统。这位年仅39岁的总统踌躇满志,锐意改革,他抓准了修改劳动法这个振兴经济的关键一步,决心推进这一改革。去年年底,在政府加强沟通、做好各方工作后,劳动法修改方案最终得以通过。但没想到的是,这次燃料价格的改革却碰了壁。原因很简单,劳动法修改涉及的是企业的改革,而这次燃油提价却关乎每个家庭的生计,因而社会反抗的力度更大,民众情绪更加激烈。于是马克龙及时悬崖勒马,收回成命,以期尽快平息民愤。他的决定是理智的,尽管他要为此付出沉重的政治代价。(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沈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