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逢春院士:20%公共领域新能源车辆拿不到补贴   -独家观察-电池中国网   

孙逢春院士:20%公共领域新能源车辆拿不到补贴



在10月20日于北京举行的“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院士大讲堂:AI与汽车”分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汽车电动化专家孙逢春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北京理工大学“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的建设情况,并分享了大数据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面的应用成果。


据孙逢春介绍,截至2018年9月,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已经接入128万辆新能源汽车,预计2018年年底可以接入200万辆,到2030年接入新能源车辆将达到1.5亿辆。


通过对接入平台的大数据进行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运行多集中在黄河以南及华北的大部分地区,而伴随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办的契机,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车辆在高寒、高海拔地区的推广也将会逐步得到解决。


大数据平台对于接入的新能源汽车日后进行的补贴核算起着重要作用。孙逢春介绍,就目前接入平台的车辆来看,有20%公共领域的新能源车辆是达不到补贴标准的,也就是说没有跑足2万公里。而等到补贴退坡之后,孙逢春也希望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实现更多的节能减排机制的监测。


除此之外,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监控平台还实现了对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尤其是动力电池的技术评估、质量分析和故障分析、健康估值分析等,通过相应模型,可以估计出不同状态车辆中,动力电池所处的不同状态,便于车辆的维护以及动力电池等零部件的回收。而这一切,主要是为了“安全”这一目标,包括用户的安全、电池的安全、车辆的安全,也包括公共安全和环境的安全等。


孙逢春认为,电动化是汽车产业实现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基础,汽车产业的数字化将带动这“四化”加速实现。

 

以下为演讲全文:


尊敬的张相木司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行业的专家、同仁,大家上午好!


最近,尤其是最近两年,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也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包括自动驾驶,还有或者叫无人驾驶,非常热。实际上是前天在开幕式上,很多公司的老板也都发布了各自的智能汽车,或者自动驾驶,或者叫无人驾驶汽车的一个概念。我特别同意邬院士和柳院士的观点,特别是张司长。


我们今天说网联汽车,其实我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并不是说像我们有的说法说可能明天就会有自动驾驶车、无人驾驶车跑,这里面会有很多问题,应该会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并不是大家想象的这么简单,当然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包括现在的辅助驾驶等等。


也就是像张相木先生说的,如果我们汽车本身没有做好,或者说网络没有搭建好,也不行。所以智能网联汽车,或者叫自动驾驶它的前提条件,首先你的车必须高度智能,高度智能的汽车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二是我们国家基本上以新能源汽车为基础的智能网联汽车是国家的一个发展战略。同时呢,我们也必须把真正的网搭建好,就像邬院士说的,如果自动驾驶、无人驾驶,或者是智能驾驶没有5G,不可想象。因为网络的速度根本就跟不上。


我今天从车联网这个角度来谈一谈,因为工信部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平台就建在北京理工大学,所以跟大家做一些简单的分享。讲三个问题:第一个是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第二是车联网平台关键技术;第三是车联网大数据平台目前的一些应用。


应该说我们国家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四大标志性的成就,第一,中国的整车规模在全球第一,占比50%以上。第二,动力电池规模全球第一,占比60%以上。第三,充电设施全球最完善。第四,我们率先建立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三级的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监管体系,这也是中国首创,所以中国汽车经过了20年的发展取得了四大标志性的成就。我觉得中国新能源汽车各个方面都是最大,但是我个人认为从基础的角度不是最强,我们是最大,但不是最强,所以我们还有很多的路。


大数据,应该说国家的各个部委国家的大数据战略已经形成,工信部也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部署,所谓的大数据主要是大数据要去挖掘、要去运用、要去融合产生大数据的产出效果。应该说新能源汽车和大数据的融合,通过车联网这已经是大势所趋,我们国家现在新能源汽车百分之百地要进行监控,企业为主,同时国家监测平台也要对企业的数据,特别是公共领域的数据要进行监控。


应该说车辆现在通过车联网,它的数据量是非常大,特别是我们比如说汽车也好,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它的数据分为外围的和内部的。已经从单点的数据迅速爆发进入全链条的数据融合的产业数字化阶段,我们的外围数据包括消费习惯、环境、道路、地理位置等等。内部的数据,特别是我们国家发展新能源车,包括汽车本身的数据,设计数据、研发数据、实验数据、生产数据、销售数据,以及售后使用数据,我们国家监管平台和企业的监管平台主要是在数据使用中的。同时为了绿色、可持续地发展,包括比如说现在的动力电池溯源,新能源汽车每一节动力电池从你上车的那一刻起,就会受到监控,最后到二次利用,最后到绿色环保、再生和回收利用。


应该说新能源汽车它也形成了一个价值体系,当然这个价值体系目前来讲还不是非常完善,还在发展之中。比如说我们从车流,从数据流、从价值流,以及从厂商、经销商到用户和消费者,会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价值体系。这方面现在的工作量在我们国家应该说是刚刚开始,比如说我们作为消费者,你会有车况信息、驾驶行为信息、使用地点、使用时间、4S店的维修信息,或者是我们公共可以充电的充电桩的位置信息是不是空着的,也可以为它锁定,这样可以通过这些网联数据为消费者、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而且这个服务的提升在不断地进步,就像我们现在很多人要吃饭上大众点评,要买东西上阿里淘宝或者是京东网,将来我们可能会形成一个整个通过车联网,形成整个汽车的消费、服务体系。


信息产业的数字化和产业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提供了现实的条件,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发展反向进一步深化汽车产业数字化。现在的汽车开几年价值就跌了,以后可能很多年轻人我不需要买车了,我天天开新车,所以共享将会对中国的、对全球的汽车业带来巨大的颠覆,对我们的生产商、经销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从产业模式的变革带动了汽车产业生态圈扩大,随着汽车产业四化带动的汽车商业模式深入变化,汽车产业生态圈迅速扩张,越来越多的新体系、新领域参与进来,像滴滴打车等等。车联网它能够为政府进行服务,也可以V2B,为企业进行服务,也可以V2C,对用户进行全方位地服务。


下面我讲一下新能源汽车网联平台的关键技术。


首先,车联网、大数据平台应该它有一个总体的构架,研究、支持了车和车、车和人协同的基础支撑的服务云平台构架,满足大规模车辆互联下共性服务层的开发和部署。所以大数据平台构架非常重要,整个平台的构架也是一个核心关键技术。


第二,通讯的高并发关键技术,比如说我们国家平台上已经200万辆车了,我们怎么样去构建高效的智能网联网关,实现平台的高并发处理能力,我们目前国家平台,比如说满足千万辆同时联网。同时满足百万量级的同时并发,同时给我的平台上传数据,包括还有我们现在一个是车联网,还有一个对充电基础设施也要进行联网,将来另外一个平台进行对接。


同时,信息数据的安全,刚才邬院士也说了,基于国标算法数据的安全、高效地传输,以及高效地访问、安全地访问,邬院士也说了,如果智能网联汽车或者自动驾驶汽车安全问题不解决,上路是不可想象的。当然除了安全问题以外,还有其他的伦理道德问题,法律方面也在这个方面进行研究。所以我们现在通过国家相关的传输协议或密码、标准、算法,来很好地保护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数据访问的高效性。


另外一方面,就是大数据的压缩率和传输技术,我们全国新的汽车230万左右,挂到云平台了,每天产生的数据大概是2个T,所以这是相当大的数据。怎么样去压缩存储和快速地检测,而且特别是要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就像邬院士讲的,一定要毫秒级的。如果说支撑安全的,它的速度还会更快,所以整个我们的数据压缩、存储和对外快速检测也是一个核心关键技术。


另外一个就是高效云计算服务,这个计算量非常大,刚才邬院士也说了,我就不再去展开了。


还有一个就是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检测技术。车联网得到的数据是不是可靠,我们跟企业进行了大量的沟通和校验,必须通过建模建立新能源汽车数据真实性或有效性的检测体系。这一项能够保证我们得到的数据是真实的、是可靠的,还有些伪的数据,或者干扰数据,我们能够把它及时地屏蔽掉。这个时候你采集到的车速速度就不一定真实。


最后是数据普通老百姓要看得懂,就是数据的可视化,也是我们的一项关键技术,数据的流线化、任务并行化、管道并行化和数据并行化等技术实现大规模的数据并行可视化功能,这就是监测平台上同时展示的数据。


最后一个部分,新能源汽车、车联网大数据平台的技术应用。


如果你是车联网,首先你得有平台,平台以后你得用好,这就使得我们国家监测与管理平台,我们国家、地方政府和企业建立了三级监管体系,我现在数据是230万辆,每天接入好几万辆,我们预计根据工信部和国家相关的规划,预计到2020年这个平台要挂上700万辆左右,2030年将达到1.5亿,这是整体大数据平台的情况。


这是我们随机地在国家监管平台上,每一个点代表车,橘红色的代表商用车,黄色的代表轿车。我们国家应该说从研究开发汽车看,就是2001年,我们国家经过了2008年的奥运会,2010年的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以及公共领域推广,以及全面推广应用,总共是6大示范应用工程,我们国家现在应该说从数据上展示到,我们解决了黄河以南、华北大部分的问题,这是国家新能源汽车应用的一个真实的场景,现在我们寄希望于冬奥会,解决高寒地区的东北、西北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瓶颈。我们通过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全气候新能源汽车让中国新能源汽车推广部再有禁区,2022年冬奥会的一个项目就是研究全气候的新能源汽车。


我们平台新能源汽车大数据平台,应该说它具有很多的功能,比如说我们在为政府服务方面,第一是安全。另外,我们将来会为交通管理、公共安全、国家安全、产业政策、环保等等,会为政府提供服务。第二对企业的或者商业的,充换电、保养、汽车金融、汽车企业、商业服务、用户等等提供服务,我简单地举几个例子。


第一,目前国家建立新能源汽车监管平台的出发点,或者它的原创初衷就是按照党和国家领导人要求,首先是安全,我们形成安全的数据上传或者安全的机制。首先企业平台产生数据以后,上传到国家监测平台和地方政府的平台。每一个故障都会布上代码信息,有故障以后通过一系列的流程,比如说你要填报国家信息,还有数据的溯源和追踪,以及包括责任的认定,另外车辆基数等等。各个企业还要建立相应的应急救援体系,因为大家都知道现在汽车的动力电池,安全问题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比如说车辆着火了,就应该有一个紧急的救援体系,这个国家已经相应地建立起这么一套体系,这是对政府。


还有比如说目前像北京这个地图,这是我一天在北京市哪些地方充电,这个蓝色的浅色的充电桩是充电很少的,这个灰色的充电桩是昨天一天充电,我们每天都要进行普及,充电非常多。根据这一幅图,或另外的比如说在整个新能源汽车在路上跑的,越红跑得越多,我们可以在这个地方进行规划、布局、拓展,有的北京的充电桩利用率非常低,就是浅色的。


同时,财政部对公共领域的车实施补贴,财政部今年给了我们上半年补贴20几万个号,最后通过我们平台的补贴和对比,经过两天的自动比对,发现有20%是不满足补贴要求的。也就是说那2万公里还没到呢,所以最后财政部也感到很高兴,实际上省了好多个亿,所以这项工作也是将来补贴退坡以后,可能有一些节能减排的机制,我个人认为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很好地去体现。


另外,面向政府提供很多的报告,包括我们给工信部、财政部每个月提供全国新能源汽车运行的统计与分析的月报,六个部委的领导都能看得到。


比如说我们在对企业,面向整车厂的关键零部件的技术分析及售后服务技术提升,对于现在有很多的企业,他希望我们这个国家平台能够给他的产品,比如说你的电机、电池衰减情况进行一些技术的评估。那么我们包括型号评估、关键零部件质量分析、故障分析、整车性能评估、能耗,百公里的能耗是多少,我们包括说国外的车的能耗百公里6升,现在你百公里多少,一跑都是非常准确的。另外我们面向企业安全,比如你的车在全国哪些地方发生的故障高,发生了什么故障等等,我们可以为企业保障提供服务。我们现在已经建立了100多个分析模型,针对企业和用户需求。我们运营商,包括跟一汽跟二汽也建立了平台服务,面向运营商的通过很多的信息来评价你的车、电池的健康状况,或者是不是要维修保养等等。另外,驾驶行为,能耗的影响等等。


同时,我们既对企业也对用户的基于动力电池核心等核心部件健康评估的模型,建立了新能源汽车相对残余值评估体系,你要卖电动车的时候你的电池怎么样,通过我们模型算法可以非常精准地估计,这一方面包括未来还有类似像驾驶行为的评估,特别是对公共领域,我们通过一些驾驶环境,还有驾驶员特征的模拟,我们针对你的驾驶评价可以降低油耗。


我总体就跟大家做这么一个简要的介绍,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