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薏仁米产业蓝皮书:中国薏仁米产业发展报告NO.2(2018)》在北京发布。中国网记者 董小迪 摄

中国网9月7日讯(记者 董小迪) 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7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了《薏仁米产业蓝皮书:中国薏仁米产业发展报告NO.2(2018)》(以下简称蓝皮书)。

蓝皮书分析了国内各薏仁米产区薏仁米种植加工与品牌建设、薏仁米产品的质量特点和当前产业发展现状,认为当前薏仁米产业质量与品牌可持续发展面临转型问题,必须改变传统的初加工方向,调整为大养生、大健康、大质量、大品牌产业,同时分析了目前薏仁米产业的深加工发展趋势。

亩产300公斤 中国成薏仁米产销大国

蓝皮书指出,薏仁米是我国传统的药食两用特色作物资源,营养价值高,且具有抗癌、抗肿瘤、抗炎、降血糖等多种药理特性和保健美容功效。随着薏仁米消费需求不断提高,薏仁米价格也在逐年攀升。

我国薏仁米主要种植品种为小白壳、少量小黑壳、红薏米,亩产300公斤,是薏仁米的原产地和主产地之一,薏仁米生产和加工规模均居世界第一,种植水平与初加工水平较另一大产区(东南亚国家)较高。

贸易方面,中国是薏仁米消费大国,薏仁米国内消费占多数,主要销售地区为华东、东北及华中一带,部分出口欧美、日本、韩国等地。全国共4家企业具备薏仁米出口资质,年出口量2500吨,贸易金额1200万美元。

目前,单一的薏仁米产品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除传统薏仁米精米产品外,市场上还出现了三类新型薏仁米产品,如黄金薏仁米、糯薏仁米等薏仁米初级产品;薏仁米面条、薏仁米爆米花、薏仁椒、薏仁米饮料等薏仁米深加工产品;薏仁米精油、面膜、洁面皂薏仁米功能性产品。

技术工艺精进 年专利申请量超1000件

随着薏仁米产业的快速发展,薏仁米的生产技术工艺与营养成分及药用成分的提取技术不断精进。

蓝皮书认为,近年来,薏仁米产品研究开发,主要趋向于精制薏仁米高效加工与副产品增值利用、亚临界萃取薏米糠精油工艺技术优化及产品延伸、薏仁露饮料稳定性及风味提升、薏仁米焙烤食品风味与质构改善、薏仁米高值化加工新产品研发、益酵菌发酵转化薏米基质新产品研发、富γ-氨基丁酸(GABA)预熟化薏米新产品研发等方向。

薏仁米新技术加工工艺,主要趋向于薏仁米加工产品贮运保鲜与安全控制、薏仁米加工产品贮运“酸败”剖析及保鲜、薏仁米产品有害重金属污染与霉菌毒素残留评估及控制、分级脱壳碾米与无水抛光薏仁米初加工生产线建设等方向。

2012年—2015年,与薏苡仁相关的专利申请数量迅速增长,2015年申请量达到1687件,此后每年均保持在1000件以上。专利分析结果显示,专利拥有人主要掌握在生物医药公司、科研教学机构,专利申请内容主要集中在医药领域、食品原料领域、化工领域。新产品的投入丰富了薏仁米产业链,增加了产品附加值。

转型发展需建区块链+薏仁米产业云服务平台

与此同时,蓝皮书指出,当前薏仁米产业信息化程度不高,各相关方间缺少能支撑产业的信息化系统,难以实现产业的数据、信息共享,效率低下;数据孤岛现象明显,生产商、销售商、物流商、消费者之间信息难以共享,可能出现产品信息与实际生产商品不同的情况;产业数据真实性缺失,采信较困难;缺少整体行业监管与引领;传统营销投入巨大,不精准,消费者黏性不足。

薏仁米产业发展已进入全信息化管理的大质量控制阶段,以区块链技术为平台,建立薏仁米优质农产品质量控制的信息化平台,推动薏仁米各信息单元识别技术实施和现代农业标准化体系下的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是薏仁米产业现代农业转型的必然选择。

蓝皮书认为,可搭建区块链+薏仁米产业云服务平台,将薏仁米产业中的生产商、渠道商、销售商、终端顾客,整合到云服务平台,将区块链技术应用薏仁米行业溯源系统,提升整个薏仁米产业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