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晓莉(红衣女士)看望正在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受访者提供照片

中国网8月24日讯(记者 张艳玲 实习记者 关夏彤)66岁的慕晓莉,是北京医院一名退休医生,她还是北京市西城区红十字会“牵手希望”志愿者服务队的首批队员之一。正因“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志愿者”这个特殊身份,让她在完成一次次生命的接力和爱的传递后而变得更伟大。

8年来,不论是烈日炎炎的盛夏,还是寒风凛冽的严冬,她都风雨无阻地活跃在西单献血屋,向献血者和过往行人客观地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常识,动员和鼓励千余名爱心人士了解或加入中华骨髓库,为血液病患者带去生的希望。

“我做的事情,很平常,很平凡。”慕晓莉对中国网记者说。她没有豪言壮语,只是踏踏实实地践行着自己救死扶伤的使命。

力劝亲友现仁心

2012年4月10日,在去北京西单献血屋做志愿活动途中,慕晓莉不幸遭遇车祸。

家人出于安全考虑,反对她继续从事志愿服务。但慕晓莉反复做家人的工作。她对家人说,从事志愿服务不光是付出,还获得快乐。这是她了解社会的窗口,在奉献时间和精力的同时,能与不同的人交流,让思想不僵化、不迟钝,让生活有序而充实。慕晓莉乐在其中。

医者仁心。“做这项事业不仅因为热爱公益,还因自己曾是一名医生,在造血干细胞的理解和宣传方面有优势。退休了要发挥专长,为病患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慕晓莉告诉中国网记者。

最终,她争取到了亲友的理解和支持。伤好后,她继续无怨无悔地坚持着志愿者工作。

后生可敬送希望

西单献血屋前,人来人往,总有一些年轻人的行为让慕晓莉感动。

慕晓莉回忆,有一次,西单献血屋来了一个男孩儿,他第一次献血,在他献完血休息时,我给他讲了关于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知识,以及患有血液病的孩子因为移植了造血干细胞而获救的事例。我告诉他,下次再献血时可以进行造血干细胞留样。“一般第一次献血,我们不主张造血干细胞留样。”

让慕晓莉没想到的是,这个男孩儿听说造血干细胞留样就有机会救人一命后,强烈要求当天留样,坚定地撸起袖子在胳膊上又扎了一针后成功留样,他也成为中华骨髓库的一分子。

总有一些默默无闻的人,在这一方小小的献血屋里,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在捐献者与患者之间搭起一座希望的桥梁。慕晓莉就是这其中的一员。

慕晓莉参加区北京市西城区红十字会培训。受访者提供照片

悬壶济世摒私心

在慕晓莉看来,未来从事志愿服务是大势所趋,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也在升华。生活,不再只为自己,也要为社会尽一臂之力。

慕晓莉认为,从事志愿服务,“必须要有爱心、有兴趣、有时间,不要强迫自己,不能有私心,不能借志愿服务来谋取商业利益,更不能影响本职工作和家庭生活,否则就失去意义。”

8年前,慕晓莉因朋友介绍与红十字结缘。8年来,她像对待自己的工作一样对待红十字志愿服务,每周一是她固定在西单献血屋“工作”的时间。8年来,她从未间断也从未厌烦过这项“工作”。

慕晓莉用“有意思、有意义”来评价这项特殊的“工作”。这项“工作”让她的退休生活更精彩。“工作”中,除了能与同龄人交流外,她还能走进年轻人的心里,并为其传授“过来人”的经验,这让她很知足。

相比那些借公益之名谋私利的人,慕晓莉始终不忘初心,与人为善,积极参加各类公益活动,用无私的奉献塑造着红十字的形象,以博爱的情怀诠释着红十字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