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2018粤港澳大湾区论坛在深圳举行,黄奇帆发表主旨演讲。中国网 宗超 摄

中国网8月22日讯(记者 金慧慧)“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全球经济新支点的作用明显,成为世界一流湾区前景广阔。”22日,重庆市原市长、十二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黄奇帆在2018粤港澳大湾区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

据世界银行统计,全球60%的经济总量集中在陆路口区域,世界70%的工业资本和人口集中在聚海岸100公里的地区。过去世界范围内已形成日本的东京湾区,美国的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三大成熟湾区。

黄奇帆指出,湾区经济已经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彰显国际竞争力的新载体。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战略正式提出,世界四大湾区格局基本形成。

他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的许多经济指标已经与三大湾区大体相当,GDP1.38万亿美元,占中国GDP的12%,超过旧金山湾区的0.82万亿美元,接近纽约湾区的1.8万亿美元和东京湾区的1.68万亿美元。GDP增速7.9%,高于东京湾区的3.6%,纽约湾区的3.5%,旧金山湾区的2.7%。拥有世界五百强企业总部16家,接近纽约湾区的22家,旧金山湾区的26家,仅与东京湾区70家有较大差距。

黄奇帆称,从运行机制看,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三大湾区有着明显不同,世界的三大湾区都是一国一制,在同一政治制度和经济体系下进行,由此完成的产业比较单一,东京湾区定位为产业湾,纽约为金融湾,旧金山湾区是科技湾。

而粤港澳大湾区是在“一国两制”背景下的三税区、三法律、三货币的地区,由此产生了多产业、多品种的格局,特别是经济特区等行政区划和自由贸易行政区、自由港等经济区域叠加,以科技创新、制造业为主导产业,复合了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的三大功能。

因此,他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必须探索符合我国实际的湾区经济发展模式,“保持‘一国两制’背景下三税区、三法律、三货币的体制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潜力、动力、特色所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要坚守一国之本,不追求同质化。”

黄奇帆建议,努力推动交通、关检、人员互通,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活力和竞争力,破除生产要素自由流通的障碍,克服不利于人流发展的硬件和制度制约。不仅要拓展经济领域的合作,还要在提高社会管理能力等方面加强标准对接和资源互认,共建宜居宜业的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