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电池大王”比亚迪的自我救赎-独家观察-电池中国网   

昔日“电池大王”比亚迪的自我救赎



随着国家新能源汽车政策的调整,不仅是传统汽车厂商纷纷进入电动汽车领域,更有许多造车新势力加入,对动力电池需求量越来越大,国内各大电池企业也都卯足劲力争多分得“一杯羹”,不断创新技术、及时抢占市场份额成为电池企业发展的“主旋律”。在过去的2017年,被宁德时代赶超之后,“后知后觉”的比亚迪终于觉醒。


7月初,比亚迪与长安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重庆成立以动力电池生产、销售为主营业务的合资公司,规划年产能10Gwh;长安汽车亦将入股比亚迪电池业务板块。世界一直在改变,痛失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第一把交椅的比亚迪,终于在23年的自给自足生涯中首次开放动力电池业务。比亚迪打响开放第一枪的同时,也验证了比亚迪掌舵者王传福在7月4日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所说:“中国将来的决策,决定了我们要开放。”


昔日“电池大王”比亚迪的自我救赎



比亚迪的昔日辉煌


比亚迪本身就是以电池起家,起初是以生产3C电池为主。2003年就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生产商的比亚迪,同样也是在2003年开始造车及研发动力电池。2006年,比亚迪第一款搭载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F3e电动汽车研发成功,之后比亚迪便依靠磷酸铁锂电池走上了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自产自销之路,并在2017年以前一直蝉联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冠军宝座。


然而,多年的“冠军宝座”并未能让比亚迪延续“昔日的辉煌”。2016年,比亚迪动力电池装机量为7384Mwh,到2017年,其装机量却滑落到5646Mwh,在行业整体快速发展的时候,业绩不增反降。而宁德时代却后来居上,2016年其动力电池装机量6126Mwh,到2017年,其装机量则一举跃升到了10508Mwh,无情地将比亚迪手中多年的“冠军奖杯”夺走。鲜明的对比,让比亚迪猛然惊醒。比亚迪终于明白,自给自足的“闭门造电”模式,显然已经难以适应新的产业发展形势的要求,想要继续稳固其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地位,必须要实施大刀阔斧的变革。痛定思痛,最终比亚迪选择了分拆动力电池业务,走开放合作之路。


在比亚迪忙着分拆自己电池业务的同期,电池产业过去的“江湖老二”宁德时代却忙着与主机厂大搞合作,以致年装机量远超比亚迪一大截,从“江湖老二”一跃成为“江湖老大”。这一分一合所产生的不同结果是鲜明的。然而,不管是比亚迪的分还是上汽与宁德时代的合,双方都是为了进一步发展而采取的举措。不同的运营模式,也从侧面突显出在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的时代,动力电池领域将迎来新的更加惨烈的竞争生态。


昔日“电池大王”比亚迪的自我救赎


数据来源: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研究部


为什么会丢失冠军宝座?


作为动力电池行业两大巨头,比亚迪和宁德时代一直在为抢夺市场份额“明争暗斗”。2017年,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第一次超越比亚迪成为新晋霸主。


首先,导致比亚迪被赶超的最根本因素,还是比亚迪与宁德时代发展模式的区别。此前,比亚迪电池只为自己生产的汽车配套,其产销量受制于比亚迪汽车的产销量。比亚迪汽车卖得好,电池产量就大,这也导致比亚迪对外界的市场变化不屑一顾,轻视了行业的需求变化,进而错失了动力电池行业变革的良机。


其次,就是技术路线上的区别。先入为主的比亚迪坚守更为稳定的磷酸铁锂,而宁德时代则押宝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锂。在这场纷争中,三元锂电逐渐被市场接受,并进而快速提升,而留给磷酸铁锂的空间却在不断萎缩,尤其是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统计数据显示,从2018年上半年国家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推荐目录来看,在449款新能源乘用车中,以三元电池配套的车型占比高达90%以上。三元锂电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一家独霸的局面已经显现。


分拆后能否夺回第一宝座?  


对于比亚迪这样涉及整车、手机代工、光伏发电、云轨等多条业务线的大型企业来说,分拆并没有那么简单。分拆需要时间,何时能分拆完?在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彦龙看来,比亚迪动力电池业务开放会在市场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是和整车厂合作还需要一定的过程,从认证到产品开发至少需要两三年时间。另有某大型券商分析师解释道:“我们调研发现,整车制造商并不会依赖于特定某家电池厂商,并且电池量价因素比较难把握,重新追赶宁德时代的前途依然艰难,在这种都不确定的背景下,很难‘夺回尊严’。”


比亚迪与长安合作就是前者跳出“自产自销”圈子的第一步。之前曾宣布的在2018年进行动力电池业务剥离工作,现在已有实质性的进展。


在产能方面,截至2017年年底,比亚迪动力电池的总产能是16Gwh,其中6Gwh是三元电池,10Gwh是磷酸铁锂电池。未来,随着比亚迪青海南川工厂及重庆工厂的投产,到2020年比亚迪规划总产能将达到60Gwh。


昔日“电池大王”比亚迪的自我救赎


数据来源: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研究部


产能方面加大布局,以及在青海投资上游锂资源产业,以及日益加重的三元电池比重,都说明比亚迪已经意识到此前自身战略上的缺失,并在积极进行调整。


另外,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表示:“本次战略合作迈出了比亚迪动力电池对外供应的第一步,是比亚迪开放供销体系的重要进展,对动力电池业务乃至集团的长期发展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然而,这不过是比亚迪电池开放销售的第一步。王传福还坦言,未来还将引入更多国内外主机厂,实现包括动力电池销售、设立合资公司、引入战略投资等一系列战略举措。


电池中国网认为,对于从“封闭式”经营走向开放的比亚迪而言,动力电池外供也许是其“夺回尊严”的最后王牌。从分拆动力电池、布局青海南川工厂及引入亚洲最大锂矿,比亚迪的一系列动作,可以看出其在尝试自我救赎,未来是否能够重新夺回“第一宝座”,我们更期待市场的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