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g_副本.jpg



日前,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其官网公示了《2017年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试点工作拟补助项目名单》(以下简称《名单》)。电池中国网梳理发现,《名单》中动力电池领域共有16家生产企业研发的高性能锂电池隔膜、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高纯晶体六氟磷酸锂、硅碳负极材料、极薄铜箔及燃料电池膜电极等9类新材料上榜。据悉,目前已有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LG化学、杉杉电池等36家动力电池及相关企业在生产中使用上述新材料。


根据《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要求,到2020年,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到300Wh/kg以上,力争实现350Wh/kg,系统能量密度力争达到260Wh/kg。目前主流的锂电池材料体系,能量密度大多将在几年后触到天花板,要开发更高能量密度的电池材料体系,势必要从电池材料入手。无论是富锂锰电池、固态电池、锂硫电池还是其他电池,开发新材料已成为锂电企业和科研机构研发下一代锂电池技术路线的主要手段。但新材料投入市场之初,需要经过长期的测试评价与应用考核,资金、时间成本较高,下游用户使用新材料也存在较大风险。很多企业宁愿选择高价进口,或者牺牲一定的材料性能,也不愿意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材料性能如果不能在应用中不断完善,工艺技术无法迭代优化,那么一些关键的应用数据也就无法积累。这种现象客观上导致了“有材不好用,好材不敢用”、生产与应用脱节、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困难等问题出现。


为破解上述难题,落实《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提出的重点任务,推动中国制造2025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国家工信部、财政部和保监会三部门于2017年9月决定建立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机制(以下简称“新材料首批次保险机制”)并开展试点工作。建立新材料首批次保险机制,旨在运用市场化手段,对新材料应用示范的风险控制和分担作出制度性安排,突破新材料应用的初期市场瓶颈,激活和释放下游行业对新材料产品的有效需求,加快新材料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


据了解,首批次新材料是用户在首年度内购买使用《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内的同品种、同技术规格参数的新材料产品。电池中国网通过梳理《目录》(2017 年版)发现,2017年动力电池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共有高性能锂电池隔膜、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负极材料(硅碳负极材料)、高纯晶体六氟磷酸锂材料、燃料电池膜电极、燃料电池用金属双极板和AB型稀土储氢合金等7大类新材料在列,并且《目录》对上述新材料性能作了明确要求。


动力电池及新能源汽车领域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17 年版)

1531887444222093193.jpg



据悉,生产首批次新材料的企业,是保险补偿政策的支持对象;使用首批次新材料的企业,是保险的受益方。新材料生产企业根据生产经营实际情况自主决定是否购买新材料保险。保费补贴资金申请工作自2017年起,按年度组织,财政资金采取后补助形式安排。


该保险属于政策性保险,包括质量险和责任险两部分,其中,质量险对刚刚研发上市,因质量缺陷导致修理、更换和退货的新材料产品进行理赔;而责任险主要对因产品缺陷造成的用户损失和在研发推广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亡进行理赔。新材料首批次保险机制的责任限额将根据采购合同金额以及产品可能造成的责任损失额来综合确定。原则上政府补贴的责任限额不超过合同金额的5倍、且最高不超过5亿元人民币,投保费率最高不超过3%。分析人士认为,这种双管齐下的保险方案,极大地减少了企业研发和产品推广的风险,从而增强了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1531887147290003679.jpg


1531887168249082392.jpg



比如六氟磷酸锂是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该材料遭日本企业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长达十多年,多氟多历经多年技术攻关,最终实现了六氟磷酸锂核心技术的突破,实现材料国产化,成本大幅下降。《名单》中的多氟多“锂离子电池核心材料高纯晶体六氟磷酸锂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在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也证明该技术获得了科学界和国家的高度认可。


再比如锂电池隔膜,薄如蝉翼,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池的容量、安全性等,作为关键的高分子材料,在2008年以前,隔膜也一直被日本、美国等企业垄断。星源材质与四川大学历时4年独立研发的锂电池隔膜投产,率先打破进口垄断局面,并返销国际市场。


近年来,三元锂离子电池上游钴、锂原料价格疯狂上涨,一直被业内诟病。富锂锰主要为锰酸锂和三元的共用体,它可以做到钴、镍含量仅为三元锂离子电池的1/3左右,甚至可以做到不含钴,成本与锰酸锂接近;同时,富锂锰克容量可达300 mAh/g,远高于三元和锰酸锂。遨优动力在富锂锰动力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研发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该公司富锂锰电池产线也在国内率先投产并推出第一款通过国家强检的富锂锰动力电池。


与石墨负极材料相比,硅基负极材料的能量密度优势明显,其理论能量密度超石墨10倍,高达4200mAh/g,该材料的研发一直受到锂电企业和科研院所关注。贝特瑞硅碳负极材料在2013年通过三星认证之后,其硅碳负极的研发和生产持续推进,该款新材料的研发对于推动我国动力电池向更高能量密度迈进有着积极作用。


电池中国网认为,通过保险公司提供保险、材料生产企业投保、材料使用单位受益的方式,降低用户使用新材料的风险,不仅对新材料产品的应用推广有积极意义,还对加快锂电池材料体系的研发进度,快速实现关键新材料国产化进程及开拓国际市场有积极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