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新闻7月18日讯(记者 董小迪 实习记者 李欢) 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发布《关于大力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通知》和《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以下均简称通知),旨在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助力精准扶贫。

通知要求,对列入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的贫困地区传统工艺项目组织制定振兴措施和年度行动计划,并实行年度评估,将符合条件的传统工艺项目列入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同时,选取确定“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帮助深度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与学习传统工艺,有效促进就业。

通知提出,各地文化部门可组织高校、企业或研究机构,深入挖掘整理贫困地区传统工艺项目的材料、工艺、功能、样式、历史文化内涵,进行分类研究,丰富现有产品题材、样式、功能,并其在条件成熟的贫困地区设立传统工艺工作站,帮助当地解决工艺难题。

在贫困地区非遗传承人培养方面,通知要求实施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将贫困地区、家庭的非遗传承人群作为重点推荐研培学员,相关省(区、市)(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同)要对其重点研培,研培高校也可为其提供免费研修研习培训。

贫困地区传统工艺项目所在地应利用当地已有的非遗保护利用设施、传统工艺传习所、闲置场所或企业厂房贫困地区探索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要占总就业人数的30%以上。

据了解,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将以具有市场潜力、带动就业强的传统工艺项目为依托,以培训为重点抓手,以扶贫带头人作为组织、培训、运营等相关工作的牵头人,形成一个或几个相对集中的生产培训和交流展示的空间,帮助当地有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学习掌握传统工艺或相关技能。

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将帮助深度贫困地区对接相关高校或企业,委托其组成专家团队分批驻扎到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所在贫困村,帮助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对传统工艺产品进行再设计和改造提升,解决工艺难题,并提升产品品质。

通知鼓励引进有品牌、渠道和用户的知名电商企业和相关企业,采取订单生产、以销定产等多种形式,扩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传统工艺产品销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