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新闻6月13日讯(记者 董小迪) 2018年1-5月,我国无偿献血达596.5万人次,采血量2065吨,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6%和5.2%,其中机采血小板达43.8万人次,采血量71.3万治疗量,较2017年同期分别增长7.6%和10%。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周长强12日在北京表示:“今年是我国《献血法》实施20周年,近年来,我们坚持‘开源、节流、保安全’,实现了依法治理水平、血液供应水平、血液安全水平、合理用血水平‘四提升’。”

2018 年6月12日,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采集到的血袋。中国网记者 董小迪 摄

建立覆盖城乡血站服务体系 献血量19年增长5倍多

1998年我国正式实施《献血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无偿献血制度。近20年来,全国无偿献血人次从1998年的32.8万上升到2017年的1459万;献血量从1998年的800吨提高到2017年的4956吨,增长了5倍多。

周长强介绍,近年来,各级政府已建起了覆盖城乡的血站服务体系。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设置血液中心32个,中心血站321个,中心血库99个;固定采血点1380个,比2012年增长41.3%。

“目前,我国血液保障能力基本可以满足临床需要。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提升血液安全和临床合理用血水平,争取到2020年献血率达到15/千人口,临床用血100%来自于自愿无偿献血。”周长强说。

血站核酸检测全覆盖 重点传染病输血传播已基本阻断

作为关系国家安全的稀有资源,血液安全水平一直备受关注,血液筛查检测成为血液安全供应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血液检测主要包括转氨酶、乙肝表面抗原、丙型肝炎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核酸检测,并实现了与国际接轨,一些大型血液中心基本实现了血液检测和制备加工的自动化。

2011年起我国推行核酸检测,国家卫健委提供的数据显示,通过核酸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窗口期”分别缩短了约50%、82%和20%。

“今年4月,西藏自治区血液中心独立开展血液核酸检测,我国实现血站核酸检测全覆盖,这在全世界只有24%的国家开展,”周长强指出,“我国已建立覆盖采供血全过程的血液质量管理体系,基本阻断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经输血途径传播。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中国血液安全供应水平位居全球前列。”

2018 年6月12日,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正在机采。中国网记者 董小迪 摄

各地无偿献血激励机制完善 已有82万人获表彰

为激励公众参与无偿献血,我国建立无偿献血表彰奖励制度,每两年对献血量累计达到4000毫升以上的无偿献血者进行表彰。截至目前,已有82万人次获得该奖,今年开展的2016到2017年无偿献血表彰预计将有约39万人次。

周长强介绍,《献血法》规定,无偿献血者享无偿用血权利,上海、江苏、广东等地规定献血者可以优先用血,配偶和直系亲属也根据各地规定享受相应用血优惠政策。

此外,多地还出台激励措施,如江苏、浙江规定获得我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的献血者可享三免政策,免公交车票,免政府办的公园门票,免医院挂号费;云南昆明设立无偿献血爱心助学奖基金,资助热爱公益事业的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

“下一步,我们要提升对献血者的服务,增加、合理布局献血点,改善服务流程,增加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舒适感;简化血费报销流程,提高献血者的满意度。”周长强表示。

血液利用率不断提高 手术台均用血下降30%

在提高血液利用率方面,我国采取了血液制备、建立血液应急调配机制、强化临床合理用血等多项措施。近5年来,我国出院患者人均用血量、手术台均用血量分别降低20%和30%、自体血回输比例增长30%,节约了大量血液资源。

周长强透露,虽然我国血液保障能力基本可以满足临床需要,但这是一种“紧平衡”状态。人口老龄化,二孩政策带来的大龄高危产妇数量增加,医疗保障水平提高带来的医疗服务量持续增长等,对血液供应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

“下一步,我们将开展以单病种为基础的临床用血合理评价工作,实现外科手术用血最小化、临床用血精准化和质量效益最大化;指导医疗机构开展患者血液管理,针对高危孕产妇、血液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建立个体化治疗方案;指导血站提供适宜的血液品种,包括适于儿童治疗的小包装血液;提升无偿献血服务水平,扩大固定献血者规模,确保‘淡季’血液保障。” 周长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