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庆祝天津师范大学六十华诞“不忘初心 桃李同唱新时代——杨海源教授从艺45周年暨从教35周年师生音乐会”举行。

杨海源从艺45周年暨从教35周年师生音乐会举行

杨海源,蒙古族,蒙古名仁钦·诺儒布。出生于内蒙古西部的一个民风淳朴的小旗县——伊金霍洛旗。1979年考入天津音乐学院声乐系,师从张松益系统学习歌唱艺术,在专业歌唱艺术与声乐学习道路上迈出坚实的脚步,并走上一条更加宽广、高远的艺术之路。2002年作为引进人才,杨海源被调入天津师范大学。

这是一场古典与传统、世界与民族多元交融的音乐会,是一次隆重并充满温情的音乐盛宴与情感体验。音乐会的四个乐章“起承转合”可谓意韵悠远、别具艺心,起篇:“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在籍研究生、本科生系列;承篇:“承师风古道,薪火相传……”——往届学生教师系列;转篇“唱艺术人生,声韵百转……”——往届学生演员系列;合篇“合情缘归处,最是乡愁……”历届蒙古族歌唱家系列。

尤其在“合篇”中,蒙古族传统演唱风格——长调之高亢辽远、短调民歌之亲切优美、呼麦之古老神奇与具有时代审美印记的蒙古族风格创作歌曲交相辉映、异彩纷呈。最燃情时刻出现在音乐会最后一曲,杨海源教授与所有演员共同演唱了最深情又最豪迈、最壮美又最真挚的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掌声经久不息、观众伫立凝望,久久不肯散去……四个篇章浓墨重彩的融合杨海源教授教学特色,充分展现了杨海源教授的艺术人生。杨海源教授不仅在美声民族唱法的教学方面造诣非凡,更推动美声及民族声乐的发展,更对蒙古族音乐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推进蒙古族音乐事业的发展和繁华起到了重大作用。

“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杨海源35年里教过的200余名学生中有三分之二以上从全国各地专程赶来参加恩师的音乐会,在持续三个小时的演出中,场面热烈而感人。尤其是最后一首歌,杨海源的歌声一响起,台上台下热泪盈眶,更在最后整个音乐厅从舞台到观众席歌声连成一片……这是一个教师的成功与幸福,这更是在场每一个人对这样一位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的献礼与致敬。

杨海源用35年的时间践行、升华着“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之范。他的学生走出校门、走上社会后,在不同的岗位上奉献力量、实现价值、铸就辉煌。比如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女高音歌唱家乌云陶丽;中央歌剧院青年女高音歌唱家于海霞、男高音歌唱家桑云龙;多次荣获全军汇演一等奖、五个一工程奖的女中音歌唱家萨仁格日乐和女高音歌唱家乌兰红梅、金高娃等;曾获第九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民族组银奖、观众最喜爱歌手金奖的长调歌唱家扎力嘎夫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