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5月30日讯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消息,日前,我国服务业质量的“重头戏”——国家服务业质量监测结果正式出炉。监测结果显示,服务质量差距制约中国服务国际竞争力,新兴服务业质量亟待提高 。 

服务业万人投诉量是此次服务业质量监测中的一项重要统计指标(万人投诉量=投诉量/全国总人口数),投诉量和全国总人口数分别来自中国消费者协会与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6)》。

近年来,我国万人投诉量一般都在4至5件,通过分析工业、服务业万人投诉量的变化,可以判断质量问题数量变化的态势,查找制约消费的关键因素,明确提升质量的工作重点。监测结果显示,我国新型服务业万人投诉量大幅攀升,服务业质量问题日益成为市场监管的主要矛盾。 

统计显示,2017年,服务业万人投诉量(3.03)呈现上升趋势,高于工业万人投诉量(2.20)。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涉及合同、售后服务、虚假宣传、人格尊严的投诉比重有所上升,反映出由于新的商业模式、新的营销方法不断涌现,少数新兴高科技企业在合同、售后服务、宣传等领域存在短板。

其中,互联网服务、销售服务、生活社会服务类、电信服务和文化、娱乐、体育服务居于服务类投诉量前五位,与2016年相比,互联网服务投诉量上升明显,增幅达到330.86%。以网络购物为主体的远程购物投诉量在服务投诉中依然遥遥领先,部分共享单车新兴企业出现押金退还困难,电商平台、以微商为代表的个人网络商家和电视购物中,商品服务、质量不合格问题严重。但在近年来,提质量、严监管的保险服务、卫生保健服务、金融服务邮政业服务、旅游服务等领域,投诉降幅较大,分别同比下降64.28%、44.70%和24.19%。

监测结果指出,互联网等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缺乏质量标准规范体系,突显了市场监管同步创新与质量提升跟进的必要性,服务业质量法律法规制度体系需进一步完善。新兴服务业质量如果不能得到改善,将对互联网+、电商等新经济、新动能的持续发展产生制约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