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汶川,增援灾区的北京消防官兵。北京消防供图

人物档案

马小卫,1985年生人,山西太谷人。2008年参与汶川地震救援。现任丰台区公安消防支队方庄中队指导员。

10年前,突如其来的汶川特大地震夺走数万同胞的生命。中华民族在悲痛中挺起不屈的脊梁,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凝聚起抢险救灾、恢复重建的强大力量;10年后,当年的那些英雄依旧在岗位上无私的奉献,默默地坚守着。地震来临,他们披荆斩棘;火灾来临,他们逆行而上;雨水灾害,他们撑起“诺亚方舟”……

10年前的他,奔赴震区救灾

2008年的5月12日是马小卫永远难忘的一天,汶川发生8.0级地震,无数同胞陷于危难。5月13日,一纸军令状,马小卫和战友们一起踏上征程。

青川是抗震救援官兵的第一站,震后的青川地区山路崎岖,已经发现多处滑坡和塌方,路面已经被地下水冲毁,上游形成几处很大的积水湖泊,随时都有决堤的危险。马小卫和战友们到达震区后来不及休息,早晨4点多就徒步走了50公里的山路去救人。他们用竹子搭成担架来抬受伤的灾民,用随身携带的止血带、纱布给伤者包扎。乡政府送来了几碗热汤面让马小卫和战友们吃,当大家得知,这是群众用仅存的一点粮食为队员们做的时候,突击队员们都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没有一个人去接面条,而是默默地抬起救出的伤员向分队指挥部前进。

“尽管余震不断,但是救援官兵毫不犹豫地进入废墟,心里想的就是多救出来几个人。” 5月19日,马小卫和战友们在完成救援任务后,接到上级指示归队。经过五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奋战,他们共计疏散群众236名,救出重伤员7名,抢救出许多重要物资和国家财产,出色地完成了此次抢险救援任务。在广元火车站广场,准备踏上北上的列车时,当地老百姓自发组织欢送,共唱《为了谁》《团结就是力量》,在场的官兵无不鼻子发酸,掉下泪来。

10年后的他,将光荣延续

当年的抗震小战士,如今已经三十出头,带领着一支灭火尖兵保卫着一方的平安。“平时队里有战士想家了,觉得训练苦了,我总是给他们讲我在汶川救援的事,我说你们肩上扛着的是最光荣的责任,你们得自己训练好了才能在灾难来了的时候救出更多的老百姓。”

2012年7月21日的北京,暴雨疯狂肆虐,雨量历史罕见。暴雨引发房山地区山洪暴发,拒马河上游洪峰下泄,马小卫带着队里的骨干力量奔赴前线,很多战士的双脚在雨水里泡了十几个小时,已经感染,但他们顾不上自己,划着冲锋舟四处搜救。

2014年的一个周末,马小卫外出归队的路上看到一个小区着火了,二十几层楼上浓烟呼呼得冒着,楼下几层也不同程度的有浓烟冒出。马小卫停下脚步询问在场的群众里面的情况,当听说有人被困,马小卫立即跑进了火场,顺着孩子的哭声救出了一对母子。“多亏了他,不然我们娘俩肯定是没命了。”被救出的母子感激得流下了眼泪。马小卫说,“火场就是战场,我穿上战斗服是消防兵,不穿的时候还是消防兵,救人就是我的责任。”

马小卫的儿子今年7岁了,说起儿子,马小卫总是心存愧疚。“儿子出生的时候我没去,第一次见儿子的时候是百天的时候。”现在,小伙子已经出落出一副男子汉的模样,平日在家里没事就闹着要来消防队,还自己买了战斗服和消防车,常自豪地对小伙伴们说:“我爸是消防员,他特别勇敢,着火的时候他就去救人。”

苦难的洗礼缔造精神的大厦

“我一直以自己参与了汶川地震的救援而感到光荣,过了这么多年,回想起当年的事还是历历在目,让我牢记了自身的使命。现在我更想带好队伍,让官兵们有更强的技能,保卫人民的平安。”汶川地震的救援经历让马小卫有了坚强的意志、向上的斗志,在后来的工作和生活中,他用从汶川带回的精神鼓励自己,鼓舞官兵。

天灾,可以移山填海,堵塞河流,可以摧毁我们美好的家园,但摧毁不了救援官兵的坚强意志,压不垮民族的脊梁。2008年的一场地震,团结了无数中华儿女,给救援官兵缔造出了一座巨大的精神大厦,获得了更多一往无前的勇气,无论是地震还是火灾,消防队伍将始终无畏地冲在救援最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