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中国价值
 

【震后十年 安康人生】藏族女孩在安康家园找到新生(   / 17 )

发布时间:2018-04-26 01:00:0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陈维松 仝选  |  责任编辑:吴闻达
分享:

【震后十年 安康人生】之一

开塔吊的女汉子:我经历过三次大地震

十年前的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藏族女孩周艳正在汶川县草坡乡的草坡小学上课。

“那时我们学校没事,学校里的孩子也没事,这是特别幸运的事。”周艳说,她和当时读三年级的妹妹在学校待了近一个月,被二伯接走后才知道地震夺去了父母和姐姐的生命。好在随后姐妹俩一起被接到安康家园,又重新拥有了大家庭。

安康家园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和日照钢铁集团共同发起设立。项目自2008年5月诞生以来,历经北京、日照的安康家园和成都双流的安康家园两个阶段,已走过10年历程,共转移、接收、安置712名孤困儿童。

截至目前,除48名年龄尚小的孤困孩子继续在双流的安康家园生活学习之外,已有282人考上大学,300多人走上工作岗位。

十年后的今天,走出安康家园的周艳,已经是两个儿子的母亲。

周艳干着一份常人眼里“女汉子”才会选择的工作,她是一名塔吊司机,已经开了六年的塔吊。

周艳和大自己两岁的丈夫凌征金是同事。“塔吊是老公教我开的。最开始我只是在下面指挥,感觉他一个人开特别累。我觉得他们男人做的事女人也做得到,就开始学了。”

考取特种作业操作证后,周艳开始走上塔吊工作岗位。她说:“我那会儿有轻微的恐高症,上去吊东西的时候特别不自在。后来自己慢慢习惯了,就感觉没什么了。”

周艳说,算上十年前的汶川地震,她经历了三次大地震。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发生7.0级地震,当时在宜宾的周艳刚生下第一个孩子。

周艳回忆到:“那是我生完大宝的第六天,也是出院的第二天。最开始摇晃的时候不知道是地震,之后听见老公的妹妹喊了一声地震了,我抱着孩子就从六楼往下面跑,心里特别害怕。”

2017年8月8日,当时在九寨沟的一处工地工作的周艳夫妻,又一起经历了九寨沟7.0级地震。

“那天晚上老公加班,晚上特别冷,我就去给他送衣服。”地震发生时,周艳马上给还在塔吊上的丈夫打电话:“当时我的手都在抖,心里特别害怕,毕竟自己特别牵挂的一个人还在上面。”

凌征金说,当时以为是塔吊的正常摆动,接到电话后才赶紧下了塔吊。“几十秒就下到地面上了,跟猴子一样。平时我们都是慢慢的,安全第一,那个时候根本就不管这些了,一个劲地往下面爬,爬下去找她。”

爬下塔吊的凌征金,一念之间跑向了一个方向,而滚落的石头砸向了另一个方向。“人的生与死,就是一瞬间。”

看到丈夫安然无恙地下了塔吊,周艳说,当时抱着他痛哭,又感觉了一次重生。“地震发生前的当天,我们还商量带两个宝宝到九寨沟玩。后来,我们都庆幸没有带宝宝过去。”

周艳说,每一次地震之后都感觉劫后重生。“我们农村的灾害比较多,主要是涨洪水。每一次经历天灾之后都感觉好幸运,感觉我过的每一天都是赚的。”

走上工作岗位的周艳回想起安康妈妈时说:“在安康家园,带我的安康妈妈教会我很多。我学到最多的是,要让自己走出去后生活自理。在社会上,自己的责任得自己担,自己该做的得自己做。”

周艳说:“我老家还有爷爷奶奶。我父母去世了,爷爷奶奶是最难受的。经历了地震之后我就觉得,如果你自己都不坚强,怎么给他们安全感?如果我不坚强一点,不去开导他们,让他们一直沉浸在悲痛当中,不敢想象他们会什么样。”

2014年,周艳的老家草坡撤乡并入绵虒镇,家人迁到水磨镇,60多岁的爷爷奶奶还在那里生活。“两个老人都闲不住,跑去找班上,帮别人看鸡棚。我们给爷爷奶奶拿钱,他们不收,还拿钱给孩子。”

周艳夫妻常年在外工作,孩子由在宜宾的凌征金的父母带着。“每月也就能回去见两个宝宝一次。”周艳说。

周艳说,现在最大的期待就是希望自己身边的每个人都活得开心快乐。“不要让自己一直在压抑的状态中,希望都开开心心、积极乐观。”

工作六年来,周艳夫妻二人小有成绩。周艳现在更多是在四川航天中瑞工程有限公司资料室负责塔吊的内业资料,丈夫凌征金则是该公司塔吊工程部作业队现场负责人,负责七台塔吊运营管理。

凌征金说,夫妻两人要好好工作,好好攒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小孩抚养好,让小孩以后过上更好的生活。(文/中国网记者 陈维松 仝选 摄 中国网记者 陈维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中国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