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2月21日讯(记者 董小迪) 董月婷是在北京打拼了十多年的辽宁姑娘。因为工作关系,她经常不能回家和父母一起过年,即便回家也是大年初一,总会错过团圆饭。

“工作前七年,我只有两年的大年初一回过家。三十只能和不回家的同事们一起过,然后给家里打电话或视频聊天。”董月婷说,“说不想家是假的,在妈妈身边才是过年。”

1997年春节,董月婷与妈妈在公园合影。受访者供图

在董月婷的印象里,小时候每年过年妈妈都会给她买新衣服换上,约上其他姐妹去附近公园照相。“那时候,公园湖边的台阶还没有加高。我当时老想,什么时候能长到妈妈那么高啊?” 

2018年2月16日,董月婷与妈妈在公园合影。中国网记者 董小迪 摄

时隔20多年,这项曾经的“固定节目”被重新启用。今年春节,董月婷让妈妈换上了自己买回来的新衣服,带着她来到了照片上的地点,拍下了一张跨越20余年的合影。

照片上,公园的假山、凉亭都没变,岸边的台阶加高了,穿新衣服的小女孩也终于高过了妈妈。“时间过地太快了,妈妈一转眼就老了。我想多抽点时间,带她到处走走。”董月婷说。

2018年2月16日,董月婷与妈妈一起准备过年的饭菜。中国网记者 董小迪 摄

“从小到大,我们都在爷爷家过年。我妈也会烧几道拿手菜,印象最深的是酸菜粉条,酸菜是她自己腌的。”年夜饭里的家乡菜,成了董月婷记忆中“家的味道”,更是她心里“妈妈的味道”。

    今年,董月婷终于可以在家吃年夜饭了。她和妈妈一起擀面皮、包饺子,帮妈妈准备菜,一起做出了这道心目中的“妈妈的味道”。

“现在终于能回家过年了,但妈妈也一年比一年老了。平时我会尽量多回家,或者接她去北京和我住,想多陪陪她。”董月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