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新闻2月21日讯(记者 尚阳 实习记者 乔玉)清清嗓子,摆好架势,虽然没穿戏服,解本明举手投足却依然韵味十足。眼波流转间,婉转动听的即墨柳腔便已响起……

“柳腔是地方戏,只有用即墨的话唱出来才有味道,才称得上正宗。”即墨区柳腔剧团副团长解本明在接受中国网记者专访时说。

图为解本明在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现场演绎柳腔。中国网实习记者 乔玉 摄

儿时便与柳腔结缘

46岁的解本明是国家二级演员,曾获山东省红梅大赛一等奖、齐鲁文化之星等称号。5岁时,母亲曾带着解本明现场观看过柳腔的演出,自此以后这种和着浓厚乡音的旋律就一直“镌刻”在解本明心中难以忘记。

童年时,解本明总喜欢站在墙头上自己编词演唱脑海中的柳腔旋律,捞起玉米须含在嘴里,照样也能扮个有模有样的老生。“小时候唱的什么词记不得了,只知道每次唱起柳腔就很开心。”解本明说

回忆起如何与柳腔结缘,解本明总是感慨万千。第一次知道剧团下来选拔招生的时候,他很害羞,担心唱的不好丢了面子,说什么也不想参加。“第二天中午回家,我坐在笆篓里一边晒太阳一边等着母亲做饭,突然小时候唱的柳腔溜到耳边,我知道如果放弃这次机会日后一定会后悔,于是立即去剧团报名参加选拔。”解本明说。

之前解本明的邻居一直称赞他是个好苗子,早晚会进入柳腔剧团。“有时候想想真是一种难得的缘分”。解本明感叹。

图为春节期间大型现代戏《家风》演出现场,老中青三代演员同时上台演出。中国网实习记者 乔玉 摄

只要观众喜欢再累也要坚持唱

自1986年加入柳腔剧团开始,解本明从未离开过。“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节目等对戏剧产生了极大地冲击,那时候愿意坐下来静静看戏的人越来越少了。”解本明说。

1988年,柳腔剧团应国家要求改为歌舞剧团,一年中几乎没有机会表演柳腔。虽然那个时候剧团里有地板、地毯,有专门的训练场地,“可学的都是扭腰甩胯,唱不了柳腔,我就心里不舒坦。”

“不过十年之后又开始回归了,人们似乎看腻了电视里的花花世界,又开始搬起马扎坐到戏台前听乡音咿咿呀呀的唱着。”这让解本明很是欣慰。人民有需要,演员自然义不容辞。解本明和剧团的演员正式回归到了他们热爱的柳腔事业上。

他们坐过数九寒天中的车斗,炎炎夏日时搭过戏台,正月里连演六十场累到脸色蜡黄,在台上唱到嗓子化脓发不出声音……“没办法,人不够,我们只能顶着。虽然很累,可是风里雪里观众陪我们一起,他们不舍得走,我们必须唱下去。”也正是凭借着这股热爱,柳腔演员们一直坚持到现在。

图为即墨第四实验小学的孩子们在柳腔剧团进行培训。图片由即墨区第四实验小学薛艳提供

传承传统文化必须注入新鲜“血液”

2006年,柳腔正式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也愈加重视柳腔的传承与发展,不仅提供了专项拨款,还大力支持惠民展演,为剧团发展及柳腔的传承推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010年,为了扩充人才,更好地继承发展传统文化,剧团面向即墨全市招收了20个孩子送去烟台艺校培训了三年,培训结束后孩子们正式加入剧团进行训练并参与演出,至今已五年多。

柳腔剧团青年团书记栾少杰向中国网记者介绍,目前剧团人数有了一定增长,基本是老中青三代一起担纲演出,年轻一辈的比例基本也可以达到总人数的一半。与此同时观众群体也在慢慢“减龄”。

“要想保护、传承柳腔文化,必须要让年轻人加入进来。不只是青年演员,青年观众也很重要。目前剧团正在尝试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吸引更多年轻人了解并喜爱柳腔。”栾少杰说。

目前,即墨区柳腔剧团在剧场配乐上加入了大提琴等西洋乐器,更好地为戏剧烘托氛围;戏剧形式上也增加了诸如柳腔小品、现代戏等多种不同模式。

“但无论如何,柳腔的根是不会变的。他的唱腔、音调,是地地道道的即墨特色,没了这个就不是柳腔了。” 栾少杰说。

图为即墨第四实验小学的孩子们登上央视舞台。图片由即墨区第四实验小学薛艳提供

此外,柳腔剧团还与即墨第四实验小学、德馨小学等学校共同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选拔了一批有潜力的孩子送至剧团加以指导培训,以推动柳腔的继承与发展。

对于接下来的发展规划,柳腔剧团团长张成林介绍说,2018年柳腔剧团计划推出《即墨大夫》大型戏剧进行全国展演,用非遗柳腔讲述即墨的传统历史文化,让更多人听到柳腔,听到即墨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