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新闻1月4日讯(记者 金慧慧)1月2日至4日,全国民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2017年,全国所有县(市、区)农村低保标准达到或超过国家扶贫标准,养老服务设施和服务质量明显改善。2018年,民政部将继续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制度兜底保障作用,织密扎牢社会救助安全网;加强养老服务顶层设计,完善制度措施,更好满足广大老年人对幸福美好晚年生活的需要。

农村低保达到或超过国家扶贫标准 养老服务质量改善

会议指出,这一年,脱贫攻坚、民生兜底保障作用有效发挥。全国所有县(市、区)农村低保标准达到或超过国家扶贫标准,城乡低保标准同比分别增长9.9%和16.6%,全国所有县(市、区)建立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分别惠及1000多万残疾人,帮助76万名无人监护的农村留守儿童落实监护措施、18万名农村留守儿童登记落户、1.6万名农村留守儿童返校复学。

全面排查整改全国救助和托养机构,实施“寒冬送温暖”专项行动,全年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300多万人次。

养老服务顶层设计全面加强,开展全国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4万余家养老院纳入排查整治,养老服务设施和服务质量明显改善。

退役士兵安置和权益保障等拥军优抚安置工作切实加强,纪念建军90周年系列活动圆满完成,双拥工作创新发展,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稳步提高。

大幅提高中央有关救灾补助标准,有效应对各种重特大自然灾害,全面完成2016年因洪涝灾害倒损民房恢复重建任务。

城乡社区治理水平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国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达到16.2万个。全国性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实现“两个全覆盖”,社会组织涉企收费得到清理规范,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试点改革任务完成过半,引导社会组织在经济社会建设和脱贫攻坚中发挥积极作用。

织密扎牢社会救助安全网 完善养老服务制度措施

会议强调,2018年各级民政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民生民政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

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制度兜底保障作用,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织密扎牢社会救助安全网,筑牢脱贫攻坚和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底线。

加强养老服务顶层设计,完善制度措施,更好满足广大老年人对幸福美好晚年生活的需要。

加快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继续完善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支持鼓励慈善组织健康发展。

推动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加强和改进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深化殡葬改革,规范婚姻收养工作。

完善军人抚恤、优待、褒扬、安置等制度机制,健全服务保障体系,广泛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全力支持国防和军队改革。

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把工作重心从应急救灾逐步转到日常防灾减灾上来,全面减轻灾害风险,增强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全面提升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水平,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强化社区治理与服务功能,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坚持党对社会组织工作的领导,一手抓积极引导发展,一手抓严格依法管理,规范引导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志愿者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

深化“放管服”改革 推行“互联网+民政服务”

会议要求,做好2018年民政工作,必须深化改革创新,着力攻克制约民政事业发展的难点问题。

进一步健全党委和政府领导体制机制,推动将有关改革事项纳入党委和政府重点工作部署,及时建立健全相关议事协调机制。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提高服务质量。

加强民政法治建设,及时制(修)订民政法规,加强执法队伍和能力建设,不断增强民政工作的法治保障。

进一步发挥市场的作用,实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产品或服务。

积极发挥社会力量作用,让社会爱心、社会力量、社会资源充分涌流。强力推行“互联网+民政服务”,打造民政事业改革发展的新引擎。鼓励各地先行先试,实现点上突破、面上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