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1月2日讯 (记者 唐佳蕾)中国铁路总公司工作会议1月2日在北京召开。中国铁路总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陆东福在会上表示,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万公里左右,基本覆盖20万人口以上城市;其中高铁3万公里左右,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

到2020年,中国铁路将实现:

一是铁路网规模和质量达到世界领先。到2020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覆盖广泛、高效便捷、功能完善、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高铁网,并与其他交通方式实现有机衔接和深度融合。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万公里左右,基本覆盖20万人口以上城市;其中高铁3万公里左右,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中西部(含东北三省)铁路11.2万公里左右,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达到60%和70%。

二是铁路技术装备和创新能力达到世界领先。到2020年,铁路成套技术标准体系更加先进成熟、科学完善、经济适用,高速铁路、高原铁路、高寒铁路、重载铁路技术世界领先,铁路速度、密度、重量、效率等主要技术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铁路装备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智能动车组、C3+ATO列控系统、智能牵引供电、智能调度系统、智能安全保障、智能设备设施检测监测系统、大型养路机械等技术装备的研制和配备实现新突破。到2020年,动车组保有量达到3800标准组左右,其中“复兴号”动车900组以上。铁路工程建造技术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复杂环境和特殊地质条件下铁路工程设计建造和BIM应用技术水平显著提高。绿色环保节能技术普遍推广。铁路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高铁网和互联网深度融合,数字铁路、智能铁路建设取得系统性成果。

三是铁路运输安全和经营管理水平达到世界领先。到2020年,建成科学完备的铁路安全防范治理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运输安全可靠性和运输安全指标领先世界。建成铁路大数据中心,客运12306、货运95306服务平台的品牌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建成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现代化客货运输服务体系,铁路运输供给更加充足有效,高铁和铁路物流品牌进一步叫响。建成公开透明、公平合理的铁路客货运输市场化承运人清算体系和制度,灵活可控的市场化运价机制全面建立。建成更加完善的调度指挥、市场营销、服务保障和运营维护体系。铁路运输效率效益主要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铁路历史性债务化解取得重要进展,国铁企业财务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

四是铁路企业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水平进一步提升。党对国铁企业的领导全面加强,确保国家对干线铁路控制力,我国铁路的体制优势和行业专业优势得到加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铁现代企业制度和运行机制全面建立,法人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国铁资产资本化股权化证券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新突破,企业治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国铁资本的经营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显著增强。铁路发展成果惠及200万铁路职工,职工收入稳步增长,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

五是铁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升。铁路运能大、运距长、成本低和节能环保等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铁路与其他交通方式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一批系统配套、换乘便捷、智慧高效、立体开发、站城融合的客运综合枢纽优化完善,铁路与公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实现有机衔接、优势互补、联程运输,铁路在大宗货物运输、专特运以及多式联运物流体系中的骨干和枢纽作用有效加强,铁路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对降低社会综合物流成本发挥更加重要作用。

六是铁路服务国家战略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进一步提升。铁路维护国家安全、支撑经济发展、服务人民群众、应对重大考验的能力明显提升,在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的服务保障作用进一步增强。春运、节假日旅客运输保障和服务质量显著提高,国防动员、国土开发、重点物资和抢险救灾物资运输得到有力保证。

在实现以上目标的基础上,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接续奋斗,力争到2025年,铁路网规模达到17.5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3.8万公里左右;到2035年,率先建成发达完善的现代化铁路网,基本实现内外互联互通、区际多路畅通、省会高铁连通、地市快速通达、县域基本覆盖,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强大运输保障,进而使中国铁路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