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造:成果井喷

2017年我国科技创新成果呈井喷式增长。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919大型客机成功首飞、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原型诞生……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

中国智造发力2017,亮眼成绩广受赞誉。美国《福布斯》杂志指出,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已不再是简单地追赶,在某些方面正发挥引领作用。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所长梅建军,评价中国基础科研和应用技术创新成果呈爆发式趋势。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表示,中国科学家已从自然科学前沿重大发现和理论的学习者、继承者、围观者,逐渐走向舞台中央。

5月3日,中国科学院在上海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在我国诞生。未来量子计算将打上“中国智造”标签,为超越传统计算能力奠定基础。

5月5日,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C919大型客机101架机成功首飞。12月17日,C919大型客机102架机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完成首次飞行,打破了波音和空客公司对大型喷气式客机的垄断格局。

5月18日,由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采,在南海神狐海域实现连续8天稳定产气。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6月30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试验区圆满完成7000米级海试。此次海试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使我国具备了在全球99.8%的海洋深处开展科学研究、资源勘探的能力,标志着我国深海载人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9月21日,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在京沪高铁实现350公里时速商业运营,标志着中国为世界高速铁路商业运营树立了新的标杆,中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快的国家。

10月16日,中国科学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发布消息称,中国南极巡天望远镜追踪探测到引力波事件的首例光学信号,并证实双中子星并合事件是宇宙中大部分超重元素(金、银)的起源地。引力波事件发生时,全世界仅有4台X射线和伽马射线望远镜成功监测到爆发天区,中国的“慧眼”望远镜是其中之一。

科技创新成果的井喷得益于国家的政策支持和对人才的高度重视。去年8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有力支撑“中国制造2025”实施。我国科研投入平均每年以两位数增长,2016年中国研发支出达1.54万亿元人民币,占GDP的2.1%。国家还出台系列政策吸引海外学子回国创新创业,很多归国科学家已成为相关领域领军人才,并带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团队。图为中国“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他入选英国《自然》杂志2017年全球十大科学人物。

8月14日,工信部发布了《制造业“双创”平台培育三年行动计划》。《计划》提出,到2020年底,围绕制造业“双创”平台要素汇聚、能力开放、模式创新、区域合作等四个领域分别培育一批试点示范项目,重点行业骨干企业互联网“双创”平台普及率由目前的60%提高到85%。图为无人车间。

11月20日,发改委印发《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突破制造业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实现产业化。12月26日,又发布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涉及轨道交通装备、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智能机器人、智能汽车、现代农业机械、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新材料、制造业智能化、重大技术装备等九大重点领域。图为深圳阿尔法巴智能驾驶公交。

(文字:金慧慧 图片均来自东方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