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毅:中日应积极展开互利合作 两国关系改善在于互信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王刚毅

中国网新闻12月15日讯(记者 李金秋)12月14日,在第十三届“北京—东京论坛”召开前夕,中国外文局副局长王刚毅接受了中国网记者专访。他表示,从2017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报告中能够看出,当前中日两国关系在总体上呈现缓和改善的趋势,但中日两国之间仍存在诸多敏感、难点问题,这也导致中日两国的向好民意基础仍不牢固。

王刚毅说,“北京—东京论坛”研讨的主题,都是当前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中日关系话题。“论坛的设置非常全面,并不是以单一的专业性论坛形式进行,而是以打造民间交流的综合性平台为目标,从政治、经贸、媒体、安全等多方面进行交流讨论,这在中日交流的民间平台中是极具特色的。”

“北京—东京论坛”为中日交流提供了一个成熟的平台,并期望中日双方代表都可以直面当前敏感、难点问题,为两国各自发展、共同利益和责任展开讨论,为继续推动中日关系的发展作出贡献。

两国之间解决矛盾的关键在互信

近年来,随着两国领导人的会晤、交往机制的恢复等,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日关系呈现稳中向好的趋势。两国民众也更加理性地看待中日关系,对中日关系的改善持有更多信心。但是,中日两国之间也依旧存在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的敏感问题。王刚毅表示,阻碍中日两国关系发展的最主要原因为三方面,即历史问题、领土争端问题和“一个中国”原则问题。

今年的“北京—东京论坛”召开前夕正值南京大屠杀80周年纪念日,每当此时,国民对于中日关系改善就会处于非常悲观的情绪中。王刚毅说,这表明,虽然领土争端及“一个中国”原则问题,都引起了受访者的高度关注,但是两国民众对于历史的认知问题,在心理上仍存在极大的心结和障碍。“希望日本政府也可以像中国政府一样,直面历史、不否定事实的存在。”

中国经过了近40年的改革开放,如今在经济实力以及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等都在飞速增长。“日本政府将中国的飞速发展,看成是对日本的机遇、挑战还是威胁,都是决定今后中日关系的重要因素。”王刚毅说,中日两国之间应像习近平主席所指出的,“改善中日关系,关键在于互信”,希望日方以更多实际行动和具体政策体现中日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的战略共识。

日本应积极参与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平台

“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短短几年间得到了国际上众多国家和组织的支持和肯定。“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开放式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平台,在该倡议提出不久后,日本的一些有识之士便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但当时日本政府出于多种考虑没有参与到合作中。

在11月APEC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在越南岘港会见安倍晋三时指出,互利合作是中日关系向前发展的动力。新形势下,双方应该提升双边务实合作水平,积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一带一路”框架内合作尽早落地。安倍晋三也已表示,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将与中国在“一带一路”方面进行合作。

王刚毅告诉中国网,2017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报告中显示,超过六成的中国受访者对全球化持肯定态度,而希望日本加入“一带一路”与亚投行的比重也达到了62.7%。日本在金融、技术等方面具有自己的优势,“不应把自己排除在互利合作之外,日本应同中国一道协商、合作,为国际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媒体在中日关系中要发挥“推进器”的作用

“从最新的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出,中国受访者有近八成认为中国媒体为改善中日关系做出了贡献,但反之,只有三成的日本受访者认为日本媒体做出了贡献。”王刚毅说,中日双方媒体在为改善中日关系、促进两国民众相互理解,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双方媒体在改善中日关系方面要发挥“推进器”的作用。

王刚毅还表示,两国媒体应帮助本国读者或受众群体公正客观地了解对方国家,不要以偏概全。同时,双方媒体在分析中日两国关系时,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应抱着长远的角度考虑,不要只注重一时或一世。

王刚毅还强调,两国媒体不应把一事一人,无限扩大到一国一民,尤其是涉及到两国国民感情和根本利益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对待、慎重报道。中国的媒体在对改善中日两国关系方面,一直以来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希望今后也可以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