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新闻11月29日讯(记者 胡永平)27日,中国工程院发布了新增院士名单,共有67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18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上榜。28日,中国科学院发布2017年增选院士名单,包括6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16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根据这两份名单统计,今年“两院”新增162名院士。其中,有34名为外籍人士,为历年之最。亿万富翁、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加入外籍院士队伍更是引起极大关注。
截至目前,中国科学院共有院士 800人,外籍院士92人。中国工程院有882名院士,外籍院士增至66位。
4位中央候补委员新当选“两院”院士
27日,中国工程院发布的新增院士名单中,有两位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分别是中石化总经理戴厚良和昆明理工大学校长彭金辉。
28日发布的中国科学院新增院士名单中又出现了两位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分别是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以及中国航空研究院副院长、中航工业科技委副主任杨伟。
至此,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中的“两院”院士新增4位。总体来说,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成员中“两院”院士增至29名,其中,8位中央委员,21位中央候补委员。
另外,这次军队系统新增选8位“两院”院士。陆军军医大学的卞修武当选中科院院士。工程院新增院士中有7位也来自军队系统,分别是火箭军装备研究院第二研究所所长、少将冯煜芳,海军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振动与噪声研究所所长何琳,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王振国,空军装备研究院雷达与电子对抗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大校刘永坚,国防科技大学科研部部长刘泽金,战略支援部队某研究所王沙飞,海军军医大学全军消化内科专科中心主任、全军消化病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兆申。
中科院重点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候选人
据中科院官网,中科院将外籍院士正式候选人名额从2015年的14名提高到20名。经过全体院士投票选举,2017年共产生中科院外籍院士16人。
新当选外籍院士来自8个国家(1人为双重国籍),其中美国9人,英国2人,俄罗斯、瑞典、波兰、日本、荷兰、乌兹别克斯坦各1人,波兰、荷兰、乌兹别克斯坦3国首次有科学家当选中科院外籍院士。公告中提及,在坚持外籍院士标准的前提下,中科院今年重点关注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候选人,中科院外籍院士的国别分布更趋合理。
在16位中科院外籍院士中,安德烈·盖姆(Andre K。 Geim)(又译:安德烈·海姆)和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James Fraser Stoddart)为诺贝尔奖获得者。
安德烈·海姆是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2004年,海姆和同事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用普通胶带纸从石墨中剥离出只有一个原子厚度的二维材料石墨烯,两人也因此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另外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是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西北大学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中科院曾公布157人的院士候选名单,当时39岁的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女教授颜宁位列其中,并且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颜宁曾是清华大学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因此备受关注,今年五月,颜宁接受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的职位,将赴美任职。
目前,颜宁的名字已经从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教职员工的名单中消失,仅以“特聘教授”的身份出现。
外籍院士加入可推进国际交流合作
中国工程院本次新增选的18位外籍院士均为男性。他们中年龄最小的53岁,年龄最大72岁。从国籍上看,美国籍院士最多,共有10人;英国籍和澳大利亚籍院士各3人;剩下2人为日本籍和俄罗斯籍。其中,余艾冰、李凯、顾敏、胡仕新和米耀荣等5人为华裔。从所在行业看,大部分院士来自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有17人;仅有比尔·盖茨一人来自企业,他的当选也引发了各方关注。
据了解,此次比尔·盖茨是以泰拉能源公司董事长的身份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的。
目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共有66人,其中首位外籍院士是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这些外籍院士分别来自13个国家。
今年也是历年来新增外籍院士人数最多的一年。中国工程院方面表示,这将为中国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中国工程院在国际工程科技界的影响力,建设国际一流的工程院发挥更加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