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新闻10月17日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分析城镇化发展形势,牢牢把握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这一指导思想,站在促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这四化同步发展的高度,以战略和全局的站位对新型城镇化作出部署,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城镇化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为城镇化更稳更好发展提供思想指南。

新型城镇化激发内生动力

针对我国目前城镇化发展现状,党中央高瞻远瞩,既指出了城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又看到了城镇化发展遇到的问题,明确了城镇化发展目标正确、方向对头是能否走出一条新路的关键,强调“这样一个十分关键的路口”“正确的方向就是新型城镇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城镇人口增加,城市数量和建制镇数量都有明显增多,初步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带动了城镇化发展步伐,城镇化率也由1978年的17.9%上升到2016年的57.35%。这一发展成果,被国际社会看作中国发展的奇迹之一。

但奇迹的背后,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城镇化高速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比如,城镇化率名义上超过了百分之五十,实际按户籍人口计算不足百分之四十。大量进城人员涌入城市,对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提出了新的要求,较大冲击了城市社会阶层原有的结构,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必然要求。新型城镇化的过程,就是激发内生动力,弥补不平衡的过程,这是释放国内需求潜力,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乡村公共投入不足,城市老旧设施落后,管理不足,棚户区、城中村大量存在,需要进行投入再改造。

新型城镇化兼顾建筑质量和综合质量

质量是城镇化的命脉,城镇化发展既要做“面子”更要做“里子”。党的十八大把城镇化质量的提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要求,这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导。

新型城镇化发展要紧紧围绕城镇化质量提升作文章,对此,2013年12月在中央召开的第一次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提出了四条基本原则:一是以人为本;二是优化布局;三是生态文明;四是传承文化。

快速城镇化必然伴随大规模城市建设,但建筑市场混乱和建筑质量低下问题比较突出,建筑物垮塌现象时有发生。质量问题,最表面的就是建筑质量。

针对这一严重情况,习近平强调,建筑质量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城市未来和传承,并以历史古建筑和西方特色城市为例,提出要以对历史和未来负责的态度,高度重视建筑质量问题,从制度上加以确保。

同时中央也注意到城镇发展到现阶段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情况,有的城市“摊大饼”式盲目扩张、贪大求洋建国际大都市;有的城市忽视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保护、个性缺失;不少城市交通拥堵、空气污浊、垃圾围城等“城市病”问题日渐突出,基础设施特别是地下基础设施不足。

因此,中央提出特别注意提升城镇发展的综合质量,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开发强度,增强抵御和减缓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历史文物保护水平。

新型城镇化保障基础民生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新型城镇化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解决好“三个一亿人”的问题,即促进约一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一亿人居住的城市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一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这“三个一亿人”,从解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城市人口城镇化水平、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布局入手,重点解决当前城镇化遇到的关键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基于新型城镇化发展提出的重要战略举措,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安居乐业,也关系到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基本公共服务是最基础的民生保障。按照目标要求,到2020年,我们既要逐步解决一亿农民工及其家属在城镇落户和相关公共服务问题,又要逐步解决余下农业转移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问题,让他们有归属感。

为此,要加强基本公共服务财力保障,着眼“织好网、保基本、兜住底”,解决基本民生保障制度“碎片化”问题。要保障好农民工的基本权益,特别是杜绝代际贫困传递,保障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提升他们的文化水平和素质,以便更快融入城镇生活。要特别重视农民工职业培训和素质的提高,为城镇化发展持续提供高素质的“人口红利”。

推进新型城镇化,深化改革是关键。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从低收入走向中等收入,建立起“鼓励要素投入”的体制机制就比较容易实现跨越。

现在,我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经济发展到了关键时期,城镇化也到了一个历史关头,能否建立起一套新体制、新机制至关重要。要根据重点任务、重点领域制度实现突破,比如出台户籍制度改革的相关内容,城乡养老、医疗制度衔接,生态补偿等制度。

因此,要将影响城镇化发展的各种要素综合起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建立起适合推进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胡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