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1日下午,辽宁网络媒体行记者走进阜新市彰武县阿尔乡北甸子村,探访该地防风固沙情况。图为记者们在董福财精神党性教育基地听取“治沙书记”董福财扎根荒漠二十年的治沙故事。中国网记者 吴佳潼 摄

中国网阜新9月21日讯(记者 吴佳潼)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了解辽宁生态变化,20日,50余家全国重点网络媒体的记者走进辽宁,实地感受辽宁省近些年的进步与改变。

21日下午,辽宁网络媒体行记者走进阜新市彰武县阿尔乡北甸子村,参观董福财精神党性教育基地,实地了解“治沙书记”董福财扎根荒漠二十年的治沙故事。

据了解,北甸子村是辽宁省最北的乡村,是科尔沁沙地南侵辽沈的必经之路。沙地南缘一线长430公里、南北宽100公里的豁口素有“辽宁沙窝子”之称,曾是辽宁省荒漠化最严重的县区之一。过去的这里风沙肆虐,寸草难生,庄稼被埋进黄沙中,村民生活条件极其艰苦。

2017年9月21日下午,辽宁网络媒体行记者走进阜新市彰武县阿尔乡北甸子村,探访该地防风固沙情况。图为当年与董福财一同进行防风固沙工作的北甸子村村民陈其华接受记者采访。中国网记者 吴佳潼 摄

说起北甸子村以前的生活状况,村民陈其华对中国网记者说:“以前这里一刮风,屋里的床上都是一层土,人们吃土是常事儿。以前村民用的水来自挖的大井,一到大风天,树叶子等都被吹到井里面,村民要先用工具清理干净才能用水。”

不仅如此,“前天晚上在地里播的苞米种子,一夜大风吹过以后,第二天所有种子都被刮出来了。野鸡、山耗子都把苞米种子吃了。而且如果风大,经过一夜,房屋门前就堆满了沙子,房门都打不开。大风对村民的经济收入和日常生活都造成了极大影响。”陈其华说。

为改善北甸子村村民的生活环境,从1996年起,北甸子村党支部书记董福带领村民在沙坨子上种下长15公里、宽3公里的樟子松林,在漫天黄沙与村庄之间筑起一道坚固防线。

2017年9月21日下午,辽宁网络媒体行记者走进阜新市彰武县阿尔乡北甸子村,探访该地防风固沙情况。图为“治沙书记”董福财简历。中国网记者 吴佳潼 摄

千般勇气治沙梦

1996年,春季大风,北甸子村的庄稼被埋进了黄沙中。那一年,国家相关部门派来工作组,给出了北甸子村可以进行整体移民的规划。董福财难以接受整体移民的方案,他和沙子较上了劲,决定自己带着村民干,保住自己的家。

在当时,很多村民把他当成一个笑话,在沙上栽树,怎么能栽得住,栽住了又怎么成活呢?董福财便挨家挨户地走,讲栽树成活的可能性。“虽说沙子多,但是沙子底下还是有实土的,只要能把树栽到实土上,好好爱护就能成活。”但大多数的人却坚信沙子上栽树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1997年,董福财带着老伴和两个刚成年的孩子,率先迈出了植树治沙的第一步。他贷款1万元,包下200亩荒地,还硬把亲戚拉进来。起初3年几乎看不到什么效果,树苗的成活率还不到30%,家里养猪种地的收入全还了贷款。

沙丘上没有实土,往往坑还没挖成,流沙又回流把挖走的沙子填满。困难丝毫没影响董福财的决心,他顶住压力坚持下来。经过琢磨,终于想出了解决办法,就是先浇水,再挖坑。湿的沙子能成形,一边浇水,一边挖沙,直到找到实土。

在董福财的坚持下,沙地上有了绿意。周边的耕地也受了益,产量有所提升。第二年,越来越多的村民和他一起干起来。董福财带动村上11户党员农户表率跟进,包山造林,大家“摸着石头过河”,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治沙的队伍中。

“刚开始种树的时候并不容易,首先是水的问题,要靠人工运水,村民们就像跑接力似的,”回忆起与董福财开始建设防护林那段时间,陈其华对记者说,“在造了1年以后,树基本不长,村民们感觉可能快失败,开始打退堂鼓,是董书记挨家做工作,做了好几天,大家才又鼓起勇气继续干。”

2002年,国家开始实施全面退耕还林,好法子配上好政策,村里开始大规模造林。在董福财的严厉要求下,北甸子村通过一年栽树,二年补栽,硬是把树苗成活率提高到了85%以上。

如今,北甸子村的森林覆盖率高于全镇和彰武县的平均水平。

经过20年与风沙的“战斗”,北甸子村终于“从一片白变成一片绿”。此外,董福财还与乡亲们一起移山筑路,带领村民发展产业走脱贫路,如今这个荒芜的村庄已经成为富裕村、模范村。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