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海,男,1976年5月生,中共党员,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项目经理。从小有着大海情怀的张文海,毕业后进入中交一航局一公司,如愿以偿地选择了终身不渝的事业——筑港。近20年来,他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东至广东珠海、南至海南三亚、西至陕西西安、北至渤海之滨。一路上,他用责任与担当,谱写着光荣的筑港之歌,诠释着新时代筑港人的敬业奉献精神。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张文海参建的工程是南海国家重大工程,然而,这项伟大事业的背后,却有着令人难以想象的艰巨和考验。

参加工作近20年,大小工程干了数十个。面对新领域,张文海还是感到茫然。工程自然条件恶劣,施工窗口有限。高温、高湿、高盐、高辐射,缺水、缺土、多突风的“四高两缺一多”气候条件更是令人生畏。

一个正在吹填的人工岛,刚刚露出海面形成陆域,有的只是白得刺眼的白砂。大海深处,孤立无援,一滴水、一粒粮食、一片菜叶,都要从千里之外的陆地,用船最快也要两天两夜才能运抵。张文海团队首当其冲的任务是在这里建起港口和小临,作为启动整个建设的基地。面对外海作业的毫无经验,恶劣的自然环境,高风险的安全压力和紧迫的施工任务,张文海立即采取行动,身先士卒开赴现场,进行勘测考察。现场白茫茫一片,无从下手,必须登陆才能确定航道开挖及码头施工如何开展。然而刚刚吹填的陆地只有足球场大小,四周都是浅滩,外边是浩瀚深海。当时,大型船舶根本无法停靠,人要想登上人工岛,只能换乘2米多的小舢板,借浪头跃过外沿。冲不过去,就会摔在深海里,陷入深海乱流——这是生死考验。张文海来不及过多权衡,决定带着几名职工“抢滩登陆”,借助大潮水的助力冲上沙滩。这是一次搁浅式的登陆,张文海穿好救生衣,率先跳上小舢板。他心里明白,只要小艇一开动,命运就交给了上天——或者抢滩成功,或者命陨大海。更大的浪来了,张文海大吼一声:“开船!”马达响起,小艇向两海里外的人工岛冲去。

短短几十米的登陆航程显得是那么漫长,没有人说话,这是一种生与死的沉寂。一个浪头卷来,舢板借浪头之力,擦着浪花猛的一跃,接着跌了下去,大家的心都提到嗓子眼,手指紧紧的扣住船舷,生怕被甩出去。等身体重新下落时,所有人都长长吁了一口气,安全了。

就这样,张文海跟几名职工跳上了人工岛。甲板船也要赶潮水抢滩,大家一刻不敢停歇,开始紧张地测量和规划。终于,甲板船被顺利引导冲滩。挖机率先爬下货船,在浅水中堆起一个大土包,紧接着,重型机械开始下船。大家平整场地,吊装钢套箱,硬生生的在一天内抢修出了一座临时码头,保证了后续机械、物资的卸运,施工局面也由此打开。

关山初度,士气如虹

然而,施工困难仅是这项艰巨任务面临的一方面问题,紧张的工期也是难点之一。建设者们必须日夜赶工,争分夺秒地加快施工。前所未有的施工作业环境让张文海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施工现场成为了天然的实验室。张文海带领着第一批施工的40多人,夜间挤在平板驳上生活,白天要顶着酷热和强紫外线进行施工,缺吃少水,但依然迅速站稳脚跟。在这样的条件下建起了第一座小临、拌合站,完成了第一段模袋、挡墙的打设,安装了第一个沉箱、第一块方块,抵御了第一次台风侵袭,实现了第一次大跨距补给。在这样特殊的环境下,每一个“第一”都要付出数十倍甚至是上百倍于陆上施工环境的努力,每一个“第一”都是为后续队伍积累了比黄金还宝贵的经验。

巨大的压力时常让张文海透不过气,经常是刚拿到图纸就接到变更通知;刚确定材料采买又必须重新更换;才克服地域狭小困难又迎来了气象窗口关闭;才解决食品补给问题又遇到了人员维稳难题。一环快过一环、一环紧扣一环,晚上加班到凌晨是家常便饭。

2014年,项目受季风影响,由于补给跟不上,岛上职工吃光了黄豆,只剩下梅干菜拌饭。从2015年至今,现场工人因环境造成的疾病累计达到1689例,发病率高达23%。由于长期疲惫,项目部数十名职工体检免疫力降低,张文海也落下了胃溃疡的毛病。身体条件本不允许他进行更繁重的工作,他却坚持每个区域亲自查看验收。一次工地突发紧急情况,他顾不得吃早饭便匆忙赶往现场,途中胃痛发作,豆大的汗珠往下淌,大家劝他先行离开,他摆摆手,示意司机继续开车。看着张文海的背影在工地东奔西走,大家的干劲也被点燃了。

剖蟹啃骨,矢志弥坚

为了抢抓外交窗口和战略机遇,工程节点一再提前,2年半的时间内必须完成7年的任务。

2015年,工程建设如火如荼,一月一个工程节点,巨大的施工压力给建设者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高压负荷。岛上环境封闭,物质生活艰苦,没有文化娱乐生活,没有现代信息交流。在这里,时光好像倒流了五十年。建设者每天除去顶着烈日、冒着风雨干活就是吃饭睡觉,时值9月,房建施工掀起大会战,一天就有70多名重度中暑患者被抬到医务室,大部分人员需要通过颈部静脉穿刺、抽血降低颅压才能脱离生命危险,连急救医生的手都扎得颤抖了。

中暑的滋味,张文海再清楚不过。他更清楚的是,自己作为项目部的主心骨,一言一行都会造成职工们的情绪波动。为此,他身先士卒,坚守一线指挥,时刻不敢怠慢,比其他人想的更多,干的更多。每遇难题,张文海总是第一个站出来担当:施工组织设计有难度,他与大家一起熬夜研究;施工管理有难度,他第一时间与业主进行沟通;海域情况不了解,他跑遍当地寻找有经验的渔民。三年来,始终坚持每天提前一小时到岗,半年内10次登上人工岛,最长一次驻守时间近5个月。张文海早已成为职工心里的一座精神标杆,他始终站在职工可以看到的地方,让所有职工信心满满、干劲十足。在他心怀大局的感召下,整个团队在日夜鏖战中形成了敢于碰硬、敢于克难的“剖蟹啃骨”的动力,他本人成为全员提升战斗力的强心剂。

三年的建设期间,一批批参建将士前赴后继,数万名建设者枕戈待旦、日夜鏖战,如今一座座顺直的码头便可以停靠万吨级巨轮。在“百船千机万人大会战”中,建设者们短短几个月便雕铸出一座座精美的海上城市花园,四通八达的管线从巨大的油水罐联通着整个城市的血脉,荒岛变绿洲。

大道圆梦,不辱使命

2015年的除夕,张文海带着大家在人工岛上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新年夜。当拉起“我为祖国母亲守岁”的横幅时,这群不喊苦,不叫累的硬汉们终于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饱含热泪一个又一个接过笔,用颤抖的手在横幅上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升起,所有参建人员一遍遍高唱国歌,用心丈量着这片他们为之挥洒热血的土地。

褪去了喧嚣的夜格外的安静,人群渐渐散去。在这本该与家人团聚的时刻,张文海想起他的父母、他的妻儿。记得新婚不久,张文海接到公司一纸调令远赴湖南耒宜,一坚守就是近20年。六千多个日日夜夜,与家人团聚的时间算下来还不到一年。透过泪水,他仿佛看到十四岁的儿子站在领奖台上,因为父亲的缺席失望又隐忍的眼神;他也仿佛看到做完子宫肌瘤手术,面容憔悴的妻子躺在病床上,仍然努力微笑在电话中安慰他不要惦念的样子;他仿佛听到年迈父母那多年重复的嘱托:别担心我们,趁年轻多给国家出力。

选择这份事业,便注定义无返顾。张文海不是军人,却无愧“功臣”的称号;没参加过战争,却拥有一枚永不褪色的“勋章”。如今,深蓝色的中国交建旗帜早已高高飘扬,随之飘扬的,还有中交建设者以家国为己任的坚定信仰——中国梦。正是怀着这样的信仰,以张文海为代表的工程师们不畏挑战,将工匠精神植入了灵魂,把人生价值筑在了祖国海疆。他们以高度的政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以“中国速度”和“中国质量”,挺起了“中国脊梁”。

这正是:

饱经风霜听惯潮,初心不改志未殇。

登岛戈船决生死,赤胆常怀南海疆。

三年五岛砂中立,高温酷暑斗沧浪。

灯塔高楼连浩宇,机场军港固海防。

开疆拓土男儿志,栉风沐雨兴家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