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凯忠,男,1972年11月生,中共党员,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电工组长、高级技师,“陆凯忠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基础集团工会副主席(兼职)。进入基础集团26年来,他始终秉持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学习电气专业知识;立足施工一线,钻研盾构电气疑难杂症;践行工匠精神,引领团队技术创新。

他一步一个脚印,一次次递进升华,努力践行要当一名新时期“知识化、智能型技术工人”的理想目标。陆凯忠从企业学校毕业后成为建设铁军中的一名普通“士兵”;他爱岗敬业、尽心尽职,逐步成长为施工中排障解难的一个“工兵”;他刻苦钻研、技术创新,成为攻克盾构电气疑难杂症的一员“尖兵”;在危急和困境面前,他自我加压、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成为大家学习的“标兵”;在严峻考验和众多荣誉压力面前,他又自强不息、超越自我,成为“铁军”将士勇往直前、冲锋陷阵的“号兵”。陆凯忠是普通一兵,他在平凡的岗位上见证卓越,成长为一名敬业奉献的蓝领英才。

一、勤奋好学,爱岗敬业

一个企业的兴旺发达,需要具有强烈责任心、使命感的员工,专注和忠诚于自己的岗位。陆凯忠正是这样做的,敬业成为他工作的第一要素。他的秉性是: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从技校毕业来到基础集团,先后参加了十多个工程的施工,经历了重点工程的锤炼,靠着好学肯干,他帮助项目解决了不少施工难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孜孜不倦地学习电工技术,以优异的成绩从上海理工大学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2003年经社会考评他又获得技师资质,为他在施工中攻坚克难打下了技术理论基础。目前他正在攻读华东理工大学自动化本科专业。

陆凯忠以精湛的技术,急工程所急,帮助项目部一次又一次解决施工难题。在没有配件图纸的情况下,通过一系列排查,摸清故障,查阅场效应管参数,选配国产配件替代,打破日本设备方垄断。一次,某工程盾构机润滑系统连续报警,他力排众议,破除外方技术人员权威,通过认真分析、仔细检查液压系统图纸,发现系统管路和提供的图纸不符。他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为外方专家所折服,最后通过改接线路,为工程降本50万元,节约工期一个月。在玉环电厂60吨大型门吊安装中,面对恶劣的雨雪天气,他带领电工组加班加点,连续奋战5天,用了20余卷电线,接了上万个接头,按时完成门吊安装,保证了施工正常进行。

二、刻苦钻研,攻坚克难

陆凯忠作为盾构施工关键工种电工组长,在岗位上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一次又一次攀登技术高峰。鲁班路工地采用从日本三菱公司进口的全断面切削式土压平衡盾构机,由于科技含量高、功能设计独特,且电气、液压、工作原理图资料均是英文版,要掌握这套高科技装备的操作原理十分困难。面对诸多困难,他知难而上,依靠5年前读“机电一体化”积累的一些英语知识,挑起翻译重任,购买相关技术英汉词典,一字一句地查阅。通过半个多月的努力,将200多张电气、液压原理图资料翻译成中文,这对于仅有业余大学外语水平的操作工人来讲,

陆凯忠具有可贵的自我超越、乐于奉献精神,在采用施工新技术的轨道双圆盾构工地,日方技术人员在为基础集团操作工人培训的过程中,陆凯忠通过潜心研究,针对双圆盾构的电器线路等,提出了十几个问题,使日方技术人员为之震撼,惊叹在中国施工人员中竟有如此高素质的员工,他希望将问题带回去研究后再予答复。由于工程的需要,基础集团从日本进口盾构机,他在参与验收盾构机的过程中,指出1#盾构机拼装机负荷出现滑移、盾尾油脂压力偏高、人机界面电压变送器损坏、加泥泵运转异常、同步注浆流量仪方向装反等问题;指出2#盾构机刀盘位置异常,旋转编码器等故障。他的精湛技术素养,使日方专业人员肃然起敬,称这位行家很专业。

三、坚守匠心,勇于创新

工匠精神是上海建工“三大”文化基因之一,也是基础集团的优良传统、企业特质。这种精神在陆凯忠身上也得到充分地体现。他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在动力源,用自己的心智,从维修跨越到再创造。在盾构机掘进中,与其密切配合的7—8台泵组成的水力机械输送系统,是控制盾构机掘进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陆凯忠将这输送系统的有效控制和规范操作视作已任,坚持创新型思维,他决然“创作”一台控制器,使盾构掘进的配套控制技术有一个新的突破。根据自己从事顶管、盾构施工的实践经验,陆凯忠寻觅资料,拓宽视野,了解更多更详尽的机械设备基础原理和有关运作程序,认知原理,驾驭原理,然后再上升到改变改革、创新创造,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跨进,争取一个质的飞跃。他利用休息时间,学电脑知识,学习编写程序。为了攻克研制中的难题,他验算、编程、绘图,一次又一次修改和组编,每次都递进地完善。在各方面的支持下,内装有32个输入信号、32个输出控制点,接头达500多个,国内首创,被称之为“网格式盾构水力机械PLC自动控制器”出台了。在隧道掘进试用中,通用和安全性能良好,成功地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实践的结果表明,控制器除了提高工程质量外,可直接省去各种监护巡视的人工,最直观的计算,每公里掘进可节省约240人工。且操作简便、控制准确率高、检修简单省时、自动化程度提高。技术创新、创造发明彰显了节约高效。陆凯忠以倾心倾力的工作、忘我的境界,达到他人难以达到的程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引领辐射,共同提高

2004年5月,基础集团成立了“陆凯忠工作室”。陆凯忠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平台,大胆实践大盾构维修保养工作,成功实施了轨道12.26标工地首台盾构转场;编制了双圆盾构改造的《监造大纲》《监造细则》;完成福州地铁1号线“海瑞克”盾构机水箱的改造和安装。拟定了“海瑞克”机电设备的研究与改进、PLC自动化系统研究、15米大直径盾构隧道掘进姿态的探索与研究、15米大直径盾构机电设备的研究与改进、15米大直径盾构机配套泥水场地的PLC自动化系统研究、大型盾构机保养维修的探索等前沿课题。

在陆凯忠的带领下,工作室成员在技术创新的平台上发挥潜能,用崭新的思路为企业承揽的工程控制浪费,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近年来,上海市轨道交通工程启动大规模建设,基础集团盾构掘进的任务十分艰巨,工作室以盾构工程为舞台,带领成员顽强创新攻关,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如:陆凯忠结合实际开发出了“触摸式屏幕”控制系统,将顶管机后座千斤顶控制、头部纠偏油缸控制、泥水平衡系统各种泵埠控制的工序集中到一个电子屏幕,实现“人机对话”,减轻了操作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设备控制和维修的准确度;陆凯忠攻关研制“三段二铰泥水平衡顶管机电气控制系统”,使组态软件结合PLC初步在顶管施工中获得应用,提高了基础集团盾构顶管的技术水平;潘志诚实现了程控交换机互连,可以使相邻隧道的程控机保持联络,改变了过去市场购置的程控机只能局限使用在一条盾构内,相邻隧道难以联系的窘况,为相邻盾构间施工在人员、技术、设备材料等资源上的互补创造了有利条件;吴云峰设计了电子显示屏用于实时动态反映隧道下工作人员的数量,为盾构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增加了一把安全锁。

陆凯忠还毫不保留地把自己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珍贵经验与大家分享,与大家共同前进。他带领工作室的成员利用业余时间,总结提炼盾构施工经验,为企业电气操作工编制了培训教学大纲,整理了企业从上海地铁1号线开始从事隧道施工的工作经验和所有设备资料,编写出各种类型盾构机的电气原理以及工作经验。经过努力,编写了10余万字的网格式盾构、NFM盾构、三菱铰接式盾构、石川岛双圆盾构等在内的各类盾构机电气原理及操作技术教材。

陆凯忠通过自身的努力,把工程项目作为发挥才能的舞台,先后被评为上海建工集团优秀共产党员、“自学成才、爱岗敬业的优秀技术工人”、上海市职工职业道德“十佳”标兵个人、上海市工人发明家、上海市立功竞赛20周年特别表彰“重大贡献人物”、首批“上海工匠”、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建设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他把全部心绪放在工作上,始终把敬业作为一项使命、一份责任、一种精神,从工作中获得了无穷的乐趣,他的人生也因为从事所热爱的工作而得到升华。他抱定志向,把敬业内化为一种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