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北京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6~2017)》在京发布,图为发布会现场。中国网记者 董小迪 摄

中国网7月27日讯 昨天,《北京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6~2017)》(以下简称北京蓝皮书)正式在京发布,蓝皮书发现,虽然近年来,北京市各区县采取多种措施推进区域内人口和谐有序发展,但从长期看,受制度设计的不完善、人口流动的市场化规律、公共资源分布不均衡等因素的影响,面对年均80万左右的人口增长量,首都人口规模调控工作的任务依然艰巨。

流动人口家庭化特征显著 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形势严峻

北京蓝皮书指出,目前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稳定居住、就业成为趋势,且呈现出明显的流动家庭化特征。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5年的动态监测结果显示,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居住5年以上者占比达37.45%,10年以上占15.41%,15年以上占4.97%。

随之而来的,是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虽然北京市在2012年发布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京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方案》,规定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可以在京报考中等职业学校,但由于其中的部分条件比较严格,加之家长对方案的认知空白和随迁子女对未来规划的迷茫,该方案成为了老师、家长、学生的认知“飞地”。

因此,该政策惠及的随迁子女人数非常有限。从长远看,可能对持续培养合格技术人才、实现北京职业教育的合理布局产生消极影响。

随迁老人成社区 “隐形人” 加速社会融合意义大

受照顾晚辈、养老与就业等原因的影响,不少老人随子女定居,成为了“随迁老人”。目前,流动老人占流动人口总量的7.2%, 60-69岁约占“随迁老人”的78%。

随迁老人在新的生活环境中,由于语言、生活习惯差异、远离亲朋旧友等原因,对迁入地生活产生一定的隔阂,甚至鲜少出户,成为社区中的“隐形人”。

因此,加强随迁老人的社会参与、促进随迁老人对北京当地文化的了解与人际关系网络的建立、提升随迁老人对新环境的归属感,对加速其社会融合程度显得尤为重要。

北京长期存在露宿者 建议加强女性露宿者保护

外来务工者进京找工作时被骗被盗或有其他临时困难而落魄街头,成为外来务工滞留人员。北京某社工事务所的工作实践发现,以北京市西城区为例,平常西城区范围内大约有外来务工滞留人员80人左右,每年春节后会达到高峰约300人左右。

其中,女性露宿者容易在长期的露宿生活中遭受性侵害,而且由于女性特殊的生理特点,照护不当容易生病。

北京蓝皮书建议,将社会性别视角纳入社会救助,重视对女性露宿者的关怀,为女性露宿者设计具有特殊保护的服务计划,开展满足其性别需求的服务活动,以保障其人身安全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