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神秘的芭拉胡,清澈的阿蓬江,险峻的大峡谷……种种丰富的旅游景点让人情不自禁,心向往之。

黔江,一个正在崛起的城市,谋创新,引投资,促发展……各项举措只为倾尽全力打造“工业脊梁”。

工业兴则地区兴,近年来,黔江区把“工业强区”作为重中之重,工业经济已经成为带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工业产值初见成效  坚定发展“工业强区”战略

记者日前在黔江经信委了解到,黔江预计2017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80亿元,同比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10%。新培育规上以上工业企业8户,新培育“123”企业5户。完成工业投资80亿元,同比增长33.3%。

据了解,2016年,全区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261亿元,同比增长9.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51.7亿元,同比增长9.6%,工业增加值完成94.7亿元,同比增长9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91.7亿元,同比增长9%。新培育规上企业6家,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1家。预计完成工业投资59亿元(按照统计编码划分),同比增长1%。新培育“123”企业5家,总数达到49家,完成产值219.6亿元、同比增长7.6%,占规上工业产值的87.2%。正式签订招商引资协议项目4个,签约总投资22.7亿元,到位资金3.75亿元,超额完成年初1.2亿元目标。

2017年是深入“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重要一年,是机遇与挑战共生的关键时期,黔江将在过去发展的基础上,深入调研,坚定发展“工业强区”。

经济调控管大局 悉心培育促创新

黔江政府对于2017年的新工作,进行了详实的规划。

持续抓好经济运行调控。强化目标管理。将全年280亿元产值目标任务分解到落实到重点企业,层层落实责任,加大指导和调控力度,确保全年目标实现。做好“123”企业的挖潜增效工作。重点抓好乌江电力、黔龙集团、等企业要素保障、市场拓展工作,确保产值实现较大幅度的增长。认真抓好政策扶持工作。严格执行国家、市级的企业扶持政策,兑现黔江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继续实施“123”重点企业培育政策,做大做强存量企业。

切实抓好规模企业培育。加强政策引导。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实事求是帮助企业分析升规利弊,及时兑现企业升规奖励,提高升规吸引力和企业积极性,以做大经济总量。千方百计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对融资抵押物不足的企业,整合目前已有的“助保贷”、“银政通”风险金,新设立工业融资增信担保“风险资金池”,最大限度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帮助企业及时获得银行续贷支持,预防企业资金链条断裂。同时,协调银行放宽贷款条件,做到不抽贷、不惜贷。加大培育和辅导的力度,鼓励企业申报挂牌孵化板,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不断拓宽融资渠道。

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力度。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在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中的比重。发挥黔江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产业的基础优势,培育战略兴新兴产业,不断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辐射拉动作用,利用工业创新驱动发展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新产品开发,引进高新技术人才,转变发展方式,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加快推进“三大产业园”建设 强化招商引资

深入实施工业发展相关规划,加快推进三大产业园建设。认真组织实施《重庆市黔江区建设渝东南工业核心集聚区“十三五”规划》、《黔江区材料产业园发展规划(2016-2025)》和《黔江区纺织产业园发展规划(2016-2025)》)等规划。创新发展模式,通过园中园模式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原则,全力推进材料、纺织、环保三大产业园建设,全年三大产业园投资力争完成32亿元。

  强化招商引资,狠抓项目建设。围绕“中国制造2025”、全市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黔江“1+6”产业体系实施精准招商,以承接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及重庆主城的转移项目为重点,抢抓承接粤澳港、江浙沪加工贸易和服务业产业转移机遇。在广州、深圳、东莞、厦门和浙江等外商集聚地区举办推介会和拜访活动,加强与沿海地区企业的对接,实现两地科学“嫁接”,争取材料、纺织、环保等行业的龙头企业来黔江考察投资发展。通过加大在建项目投资力度、鼓励技术改造、加快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建设步伐等有效措施,加强与项目业主的沟通,加大对项目的协调服务,强化问题导向,抓好水电气等要素保障和“一对一”帮扶,逐一解决重点项目建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