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view.luna.visualbusiness.cn/release/pic/article/401/20161013111328_0-98414592.jpg

雅俗共赏的民族艺术奇葩

后河古戏是由湖北汉剧、湖南南戏与江西的昆山腔交融、创新后形成的。明朝的“赶蛮拓业”和清初的“湖广填川”期间,大批外地移民迁至濯水后,汉戏与南戏相撞并与昆山腔相融合,最终形成了濯水独有的后河古戏。

之所以称为后河戏,是源于当地人认为阿蓬江系乌江的支流,是乌江的后河。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川剧名净邓小雷和后河戏大师张仁山,组成了一支十几人的濯水后河戏班子,被称为“人大戏”。从此,濯水后河戏正式登上舞台。

94850554559904394.jpg

后河古戏台

主要特征

濯水后河戏可算是半台锣鼓半台戏。锣鼓分轻重缓急,悲欢钢柔,戏着重唱念做打,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统一,虽分南、北、上三路唱腔,但仍属皮黄戏一类。舞台表演空间大,时间跨度不限,有一套完整的戏剧表演程式。

分布区域

濯水后河戏主要流传于重庆市黔江区濯水镇、两河镇、冯家镇、蓬东乡、马喇镇、金洞乡等地,是典型的地方戏曲。

02 (1).jpg

古戏台演出

传承谱系

同治八年(1869年),湖北“玉字班”后汉戏班子到濯水镇演出开始到民国初年,由李棣之、韦子廷、黄宝生、李自强等传唱而形成“玩友”。这是濯水镇后河戏的前身。在民国初,由张仁山师傅组建的十多人的人大戏班子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后河戏剧团。

解放初(1951年),正式成立濯水镇后河戏业余剧团,张仁山任总师傅。1959年张仁山去世,由黄义清、余清义、龚光耀、龚道合等传承。文化大革命时期,停止演出。1976年剧团重新恢复。濯水后河戏由黄义方、龚光耀、龚道正等传承到今。

保护措施

后河古戏既高雅动听又通俗易懂, 其艺术语言和音乐形象是很多地方剧种所不具备的,是雅俗共赏的民族艺术奇葩。2009年,重庆市把濯水后河戏列入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采取措施加以传承保护。其主要保护措施为:

对《后河戏》进行收集,整理,出版中小学民歌乡土教材,从幼时启迪,让这一古老的艺术焕发新的生命力;

结合濯水镇的旅游开发,大力推进民间特色文化的打造,让后河戏成为民俗生态旅游的一朵民间艺术奇葩;

定期举办后河戏比赛与民间后河戏演出等,激发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促进后河戏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