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中国职场性别平等案例研讨会”在京举行,图为会议现场。中国网实习记者董小迪 摄
中国网新闻4月11日讯(记者 尚阳 实习记者 庄佳璐)4月11日,联合国妇女署和南澳大学商学院举办的“中国职场性别平等案例研讨会”在京举行,会议分享了中国商业界两性平等的三个案例研究。旨在在中国商业界传播并促进关于性别多样性措施的知识,并且调查这些措施为公司带来的好处。
研讨会邀请了其中两家接受案例研究的公司——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新光集团,讨论促进男女员工平等机会背后的动机和两性平等的好处。此外,几位教授和专家也分享了其在谈判中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
联合国妇女署中国办事处项目经理汤竹丽女士在演讲中指出,就业上的性别平等不仅对企业发展,而且对整个社会和经济发挥积极影响。女性就业率较高和议会中女性成员较多的国家,国内生产总值水平较高。
此外,有证据显示,性别包容的领导方式会推动较高质量的企业慈善事业,提高企业社会的责任感。她强调:“投资女性赋权不仅仅是慈善事业,它是对公司自身竞争力和整个社会的投资。”
研讨会上的三个案例分析集中在中国不同类型、成功的公司: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和在中国经营的跨国企业。案例分析表明,促进男女员工平等的措施带来了利润、员工留任、满意度和忠诚度以及人才招聘等诸多好处。
南澳大学商学院研究团队负责人邓欣博士表示:“这些案例表明,实施促进两性平等的工作实践,能使公司和员工都受益,是企业社会责任的组成部分。”
谈及性别平等和包容的文化对企业发展的促进,汤竹丽认为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性别多样性为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例如,一项对300多家挪威公司的研究表明,董事会中的女性成员更有助于公司的“组织创新”,即有助于创造或采用新的想法或行为。
其次,董事会的性别多样性有利于公司更好的治理和董事会监督,有助于遏制违反职业道德行为。中国的一项研究也发现,在董事会女性比例较高和由女性领导的公司中,较少出现企业欺诈行为,比如非法股份回购、股东贪污和资产造假等。
此外,包容性强的工作环境有利于提高员工敬业度,这是企业发展的一大动因。为女性创造一个更具包容性的工作环境,会提高她们的参与积极性,也就是说,性别多样性可以增加企业利润,开拓新的增长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