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3月28日讯 2017年3月24日,首届“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国际大赛上海宣讲会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蔡冠深报告厅内拉开帷幕。
本次大赛宣讲会现场汇聚了各界精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李双龙教授;大赛总协调人、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于运全;大赛总策划、中国新闻史学会公共关系分会会长、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副院长陈先红;大赛组委会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胡百精教授;北京关键点传媒集团董事长、上海贝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游昌乔教授等专家亲临指导,与来自上海地区十几所高校共200余名师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首先,于运全副主任介绍了大赛基本情况。本次大赛属于公益性创意大赛,由中国外文局、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等作为指导单位,它所搭建的平台,不仅面向高校师生,同时也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参与,获奖作品除了会获得丰厚的奖金之外,还有机会被企业或政府买单进行二次成果转化。
随后,李双龙副院长在讲话中指出,大赛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为理论依据,旨在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面向国际社会征集以“原味中国故事,融通世界美好”为主旨的“中国梦的故事”、“中国人的故事”、“中国文化的故事”、“中国品牌的故事”以及“年度故事专题”。这些主题包含了中国故事的宏观、微观、文化和品牌的不同维度。
那么我们该如何讲好这些故事呢?胡百精教授用详细、风趣的语言为同学们耐心作了参赛辅导。胡教授认为,一个优秀的品牌故事应当在五个范畴同时发力:在理由上,品牌故事应符合叙事理性,提供“好理由”的逻辑;在要素上,品牌故事应在戏剧五因上“拉满弓弦”,打造最具吸引力与传播力的品牌故事;在主题上,品牌故事应使用主题化表达——通过最高和最低两类“先验”主题的传达,实现了“中间主题”的灌输;在框架上,品牌故事应符合公众喜闻乐见的标准故事范型;在节奏上,品牌故事应精确规划故事起承转合的时点,牢牢抓住受众的注意力。
接着,游昌乔董事长提出了“共鸣”的命题,为我们阐述了“讲好”一个故事的标准——“讲活”一个故事;而“讲活”一个故事的标准是能否讲到人性、挖掘人性、产生人性共鸣。游董事长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在生活里充满创意和娱乐感,善于发现快乐、传递快乐,善于发现身边的美好,倾听别人的故事。这些快乐与美好是使“中国故事”产生人性共鸣的重要源泉。
最后,陈先红教授深度解读了中国故事的命题策略。她说,举办此次大赛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转化为智库服务新产品的一次有益的探索,也是科学研究如何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一次有益的尝试,同时也是公共关系和战略传播思维的一次主题性的实践。在五大类17类子题选题中,前面的四大类将会成为每年大赛的规定选题,进行长期的创意传播故事的征集,以期能够成为中国好故事的元话语,提升中国的对外话语权,因为话语合法化的过程和提升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长期积淀的过程。
接着陈教授重点解读了大赛的命题策略,比如中国梦的选题,重点从国家叙事的角度进行创意,把国家作为公共产品进行推广,像美国和韩国学习,像推销耐克鞋一样推销美国、像贩卖泡菜一样贩卖韩国、像包饺子一样包装中国,把中国作为品牌符号和公共产品进行系统的打造。比如美国在讲到美国国家形象的时候,都会从五月花号的故事,独立宫的故事,自由钟的故事,自由女神的故事来传达美国的核心价值观,塑造美国的精神,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在谈到中国人的故事的时候,陈教授分享了美国人把美国精神物化为西部牛仔这个英雄人物的形象,作为承载美国自由民主精神的符号,广泛体现在它的电影、商业行为和娱乐产品中进行全球传播。
除此之外,陈教授还特别提到家庭价值观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战略眼,应该围绕国际视野的价值观、企业的家文化以及家国天下的大国情怀去进行故事的传播和创意。在中国文化选题方面,她认为要围绕文化理念、文化仪式、文化符号、娱乐产品和文化信仰几个层面去讲好中国的春节文化、汉字文化、儒释道文化、西游记文化。以汉字为例,要充分调动各种艺术形态如书法、绘画、舞蹈、雕塑、小品、音乐、玩具设计、服装设计等对汉字进行多模态的创意表现。在中国品牌的故事里,她强调了无论是城市品牌、乡村品牌还是民族品牌,都要挖掘出品牌的核心价值观,成为国际社会共同的生活价值观,从人性的需求、人心的诉求角度去发展出品牌的核心价值观,去寻求品牌真我和文化张力之间的意义共享地带,由此展开故事情节的设计。最后,她提出了讲好中国故事的四有标准:有事实、有趣味、有对比、有意义。
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宣讲会走向尾声。专家们的辅导让同学们的参赛目标和计划更加明确,也让我们对此次意义重大的比赛充满无限憧憬,祝愿首届“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国际大赛”取得圆满成功!
“讲好中国故事,融通世界美好”——让我们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