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全球化新形势的中国方案和中国主张

——习近平主席出访瑞士的历史意义

新年伊始,习近平主席2017年首次出访,来到欧洲中心瑞士,来到“世界经济风向标”达沃斯,同时又辗转苏黎世、伯尔尼、洛桑、日内瓦等地,密集开展数十场双边多边活动,广泛接触多国领导人和各界人士。中国元首第一次登上达沃斯论坛,习近平主席紧扣时代命题,讲述中国故事,提出中国主张,贡献中国智慧,让世人看到一个稳健开放自信的中国形象。

面对世界范围内保守主义和孤立主义倾向抬头,明确提出中国主张。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范围内刮起了“灰色贸易保护主义”旋风,并形成了一种逆全球化、反全球化的政策思潮。世界主要经济体相继推出保护政策。特别是近年来,继2015年希腊“脱欧”风波之后,2016年英国“脱欧”更是声势浩大,美国大选又飞出一只“黑天鹅”。一些发达国家政策“内倾化”上升,保护主义抬头。在逆全球化暗流涌动,国际形势动荡多变的大背景下,各方对全球化走向都感到迷茫。习近平主席来到达沃斯,站在高起点上,深刻诠释经济全球化的客观必然性,同时不回避全球化进程中的结构性难题,结合中国的成功经验,强调到世界市场的大海中经风雨、见世面,主动适应全球化,“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才是正确的战略抉择。经济全球化既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又是一把“双刃剑”,面对存在的不足,应积极引导其走向。要主动作为、适度管理,更多发挥经济全球化正面效应;要顺应大势、结合国情,正确选择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路径和节奏;要讲求效率、注重公平,共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好处。

面对世界经济低迷不振,明确提出解决世界经济问题的中国方案。综合各方面预测,2017年世界经济仍将处于缓慢复苏的进程中,但短期增长态势尚需观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7年世界经济增长为3.4%。发达国家结构性改革进展总体迟缓,市场观望情绪依然如故,基础设施和企业设备相对低迷,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世界经济复杂性、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将进一步凸显,还可能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黑天鹅事件”。长期观点来看,世界经济不排除二次探底的可能,不排除金融市场动荡的可能。在这样的背景下,习近平主席从深层次上为世界经济“把脉开方”,剖析当前全球经济领域三大突出矛盾是增长动能不足、经济治理滞后、发展空间失衡。为此提出打造创新驱动的增长模式、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为化解矛盾、走出困境指明了方向。习近平主席强调,“搞保护主义如同把自己关进黑屋子,看似躲过了风吹雨打,但也隔绝了阳光和空气。打贸易战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习近平主席旗帜鲜明地倡导全球自由贸易和互联互通,推动创新发展理念、政策手段、增长方式,呼吁赋予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更多代表性和发言权,坚持多边主义,促进社会公平。

面对外界对中国大国崛起的疑虑,鲜明指出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中国的崛起是世界的福还是祸,是机遇还是挑战?各方对中国的期待和担忧同步上升。实际上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十五”和“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的年均贡献率约为14.2%;“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的年均贡献率达到了30.5%,跃居世界第一,同期美国和欧元区分别为17.8%和4.4%。正值全球治理体系从经济、政治到军事安全面临多方面挑战之际,在达沃斯这场以“领导力:应势而为、勇于担当”为主题的年会上,习近平主席介绍中国特色发展道路,讲明了中国将担当什么,中国又该怎样可持续地担当更大国际责任。习近平主席以雄辩的事实和数据说明,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但更是贡献者。欢迎各国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针对国际上对中国投资营商环境问题的各种关切,习近平主席掷地有声,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只会越开越大。开着门,世界能够进入中国,中国也才能走向世界,欢迎各国企业在中国长期发展。

面对外界对中国经济走势的关注,明确传递了对中国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的信心。我国从低收入国家进入中等收入国家,需求结构、人口结构、生产条件、资源环境、社会心理都不一样了,决定经济增长的供需条件发生重大变化。中国经济在增速出现一定程度下滑的态势下,能否保持持续稳健的增长?各方对中国经济的走势疑虑者有之,担忧者有之。习近平主席系统阐述了关于全球经济治理创新、联动、公平、包容的中国方案,分享了改革、开放、惠民、共赢的中国经验,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习近平主席的精辟论述直面外界对中国前景的疑虑,强调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为世界认识中国发展模式、把握中国发展理念提供了全面视角,提振了各方对中国道路的信心,拉近了中国同世界的距离。事实上,中国正以不可挡的势头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2016年中国GDP达7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7%,增速重回世界第一。可以说,习近平主席在瑞士的“中国时间”,展示了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浓浓的正能量,树立了中国促进国际和平与合作的积极形象。(作者: 梁启东,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