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意见》发布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1月8日,《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意见》发布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图片来源CFP

中国网新闻1月11日讯(记者 张艳玲)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提出的“英语、计算机不作统一要求,学术造假一票否决,研究成果有重大突破将直接申报高级职称”等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意见提出,未设置正高级职称的均设置到正高级,探索在新兴职业领域增设职称系列;将品德放在评价首位,实行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单独评价;拒绝“唯论文论”,病历教案也是参评材料;职称评价标准推行“代表作制度”;科学界定、合理下放职称评审权限,建立职称评价服务平台,探索跨区域职称互认;研究成果有重大突破可直接申报高级职称。

对于职称改革中“英语和计算机科目考试不作统一要求”,职场人士有自己的看法。在北京某外贸公司工作的李天籁(化名)认为,英语和计算机的确不能一刀切,应视行业和岗位而定。“我们从事外贸行业的,对英语和计算机是有要求的,而且这两项越强越好。但对于一些平时与计算机和英语关系不大的行业和岗位,的确不用考,浪费时间,还影响业务。”

对于拒绝“唯论文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讲师张雪告诉中国网记者,“在高校,这点不适用,我们就靠论文来评职称,一年需要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8篇论文才行。我正在努力写论文,目标是5年内先拿下副教授职称。”

人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意见》要求,人社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配套措施,分系列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力争3年内完成工程、卫生、农业、会计、高校教师、技工院校教师等职称系列改革任务,5年内争取完成所有系列职称制度改革任务。

对此,著名城市管理专家罗亚蒙教授在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党中央、国务院亲自发文部署职称改革这样的“小事儿”,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知识分子的关心、爱护。《意见》提出的“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对英语、计算机不作统一要求,研究成果突出可直接申报高级职称,不唯论文”等,都是有创新的表现,这将对端正学风发挥重要导向作用。

罗亚蒙同时认为,职称评定应改外行评价为同行评价。比如,现在中国大学要评聘一位中国古典文学专业的教授,最后真正有权力投票决定他能不能评上教授的,是数学教授、地质学教授、医学教授、经济学教授等等,这些其他专业领域的教授根本不可能了解这位中国古典文学学者的真实学术水平。“这个问题才是当前最要命的,必须要改,已延续多年,对中国学术伤害重。”

“职称评聘的决定权,一定要交给本专业的院、系、所、中心、室,同行专家固然也有‘文人相轻’的毛病,但每个人的学术水平只有学术同行才最清楚,无论如何也比外行评价机制要好得多。”罗亚蒙说。

他还建议,推行职称与岗位一体化。有岗则聘,无岗不聘,应当成为职称评聘的基本原则,以免造成人力资源浪费。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所所长戴小枫在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认为,这次改革改得好,不发表论文就评不上教授、过不了外语考试就无缘评职称等屡遭诟病的问题都得到解决,这是进步之处。

但他认为,职称制度改革关键是评聘分开,资格与身份不与任何待遇和福利挂钩会更好些。改变计划经济时代老干部的身份管理为市场经济下的合同聘用、岗位管理,更有利于“不拘一格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