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源头上确认利益契合点,有利于打造惠及30亿人的区域合作
俄塔社总编阿布哈京对本报记者表示,丝绸之路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多个领域都有着重要意义。从经济角度看,它是对习近平主席去年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的认可和深化,从历史、文化等源头上进一步确认了沿线各国共同利益的契合点,大大提振了这些国家携手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的信心,有利于成功打造惠及30亿人的区域合作模式。
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阿丰采夫对本报记者表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日趋密切。丝绸之路申遗的成功,有利于对其加强保护和开发,将沿线各国的物资以最安全、最便捷的方式运抵目的地,全方位拓展亚欧大陆桥的辐射功能,加速地区和世界经济的良性循环。
波兰格但斯克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副主任玛尔采利·布尔德尔斯基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丝绸之路曾在东西方国家之间的融合、交流与合作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丝绸之路崇尚和平发展与文化融合的精神,对当今世界发展仍有重要借鉴意义,堪称值得世界各国学习的“丝绸之路发展模式”。丝绸之路申遗成功,本身就是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对这一模式的又一次成功实践,将极大地推动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力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世界经济也将产生积极影响。
意大利罗马大学副校长马西尼对本报记者表示,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将使古代东西方交往吸引更广泛的关注。通过古代丝绸之路进行交换的不仅仅是商品,东西方文化也通过丝绸之路不断交融荟萃,对东西方融合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现在提起意中、欧中之间合作关系,人们似乎将更多的关注仅仅局限于经贸往来,如果通过丝绸之路申遗能够使意中、欧中文化交流得到更多重视,将推动意中、欧中合作关系迈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中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构想,赋予丝绸之路更多现实意义
作为一条曾经连接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重要商贸走廊,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在埃及专家学者中也引起了热烈反响。
开罗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任萨利赫博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丝绸之路项目是中国首次与其他国家联合申请世界遗产,历史上的友好合作之路通过这一形式再次将中国与沿途各国联系起来,为灿烂的历史增加了新的注解。希望埃及与中国在物流、经贸等领域加强合作,共同努力,把“一带一路”真正建设成为现代的丝绸之路。
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汉学家穆罕默德·阿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沟通西方的重要走廊,它架起了一座中国与中亚、中东乃至欧洲的和平、发展、繁荣之桥。丝绸之路申遗成功,从一个方面表明世界肯定了丝绸之路的历史价值。中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我认为这一战略构想将丝绸之路从过去带到了现在,赋予了它更多的现实意义,展现了中国日益重视同中亚、阿拉伯国家合作的战略眼光。同时,包括埃及在内的不少阿拉伯国家都已经提出了‘东向政策’,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东方、投向中国,我认为这与‘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有异曲同工之妙。”(记者王云松、黄文帝、陈效卫、林雪丹、李增伟、韩秉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