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胡巨成李筱晗本报通讯员马晓冲

  “老校长,你不是退休了吗,咋又来扶贫啦?”8月14日,在脱贫攻坚普查的工作人员中,固始县徐集乡徐集村脱贫人员王焕礼一眼就看到了“老校长”何术华。

  “老母亲有交代呀,退休不退党,扶贫不下岗!”何术华乐呵呵地接上了话,关切地问,“老王,前一阵儿涨水,稻田没淹吧?要灌浆了,得注意防虫治虫哟。”

  同行的该村党支部书记徐洪玉告诉记者,何术华今年61岁,在乡村中小学教了一辈子书,退休前是徐集乡中心校校本部党支部书记、校长,乡亲们都习惯叫他“老校长”。

  “老校长”的母亲王月英,今年85岁,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参加了工作,一辈子心念党恩,乐善好施。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何术华先后到徐集乡马寨、文塔、徐集等村驻村扶贫。像教书育人一样,何术华驻村帮扶也不含糊,他没日没夜跑前跑后,一心一意帮贫助困。村子里的路通了,环境变美了,扶贫产业搞起来了,老乡们的日子越过越甜蜜。何术华被评为徐集乡“十佳帮扶责任人”和固始县教育系统“优秀扶贫工作者”,他具体帮扶的8户贫困户都先后脱了贫。

  去年6月,何术华到龄退休,组织上派人接替了他的驻村帮扶工作。按照上级“送上马、扶一程”的要求,等同事完全熟悉了情况,他才不再往村里跑了。可他每天在家依然心神不宁、坐卧不安,想给村干部和几个贫困户打打电话问问情况,却怕影响别人工作。

  知子莫若母。老母亲看透了儿子的心思,便开导他:“华啊,我身体还可以,用不着你成天陪着。你是退休了,可退休没退党啊。脱贫攻坚大决战,你是共产党员,哪有临阵脱逃的!”

  听母一席话,重燃初心和斗志。何术华说:“娘,我听您的,退休了啥也不干,专心扶贫。”

  去年10月,何术华回到徐集村继续扶贫。不管谁问起,他就一句话:“上班听党的,回家听娘的。俺老母亲说了,退休不退党,扶贫不下岗!”

  前不久,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开始了,何术华主动请求担任村里的普查引导员,每日早出晚归领着普查员们入户进行调查。见到他和乡亲们那么熟、那么亲,连兄弟市县派来的普查员都为他竖起了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