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打破壁垒,网上办“政事”不再烦神

  中国江苏网1月29日讯 简政放权始终是改革发展的一个高频词,省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深化“放管服”改革。改革成效如何,群众和企业满不满意、高不高兴、受益不受益是根本检验标准。这两天,省两会代表、委员纷纷建言,要把“放管服”改革落到深处,不断提升办事群众的感知度和满意度。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仇惠栋 曹卢杰

  “政务大数据”打破部门壁垒

  26日下午,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徐州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现场,省人大代表、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邱成向大家介绍了当地“放管服”改革取得的成效。他说,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为了能让办事群众少跑腿,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不断改进服务模式,实现了一枚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目前,该地区新开办企业,审批时间由原来的9.5天压缩到了2.5天;不动产交易登记由28天压缩到4天;投资项目施工许可证办理由原来的76天压缩至31.5天,能够网上审批的事项全面实现网上办、快递送达。无法实现网上审批的事项,由“店小二”跑腿,提供全程帮办代办服务。

  致公党南通市委主委,南通市行政审批局局长施学雷说,“这些年,特别是去年省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推行江苏政务服务网建设后,全省各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如火如荼,做成了多年来一直想做却没有做成的事。”施学雷说,“不见面审批(服务)”是江苏审批制度改革的一个品牌,是江苏“互联网+政务服务”的一个特色,这些改革成果要在宽度、深度、高度上不断推进。

  施学雷认为,接下来关键要在政务大数据方面有突破。“行政很多想法都有了,但是政务的数据没有打通,需要进行部门协同联动。”

  施学雷说,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加快推进全省大数据中心建设,这将为“不见面审批(服务)”和“互联网+政务服务”提供匹配支撑。

  “用户空间”打破信息孤岛

  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要推动江苏政务服务网向基层延伸。

  “不见面审批(服务)去年完成了顶层设计,有了非常好的整体框架,在省和市层面得到很好的应用,今年这一举措将要向区县、街道、社区延展。”民建江苏省委副主委、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主任杨平告诉记者,南京今年在“互联网+政务服务”上将继续先行先试,率先在平台上引入“用户空间”的概念,建立数据共享中心,打破部门的数据烟囱和信息孤岛。简单地说,每个企业和办事群众,在这个平台上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个人空间,里面的“文件夹”里有用户的基本信息,需要上传的东西都存在里面。这样以后办事不仅不要跑,就是网上递交材料也不要重复提交了,一点击就可以发送自己的“讯息”。

  杨平希望,把放管服改革落实到深处,让“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功效持续放大,不断提升办事群众的感知度和满意度。

  江苏政务服务网总访问量超3亿

  江苏政务服务网是江苏“放管服”改革的一个重要抓手,打造“不见面审批(服务)”,有着“江苏政务天猫”的称号。记者从省政务办获悉,“江苏政务天猫”自去年1月24日启动试运行已满一岁,实现了五个“全国第一”:第一个按照国家“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建设标准建成的政务服务网;第一个实现政府权力清单“三级四同”全覆盖的政务服务网;第一个引入“淘宝”概念开设综合旗舰店的政务服务网;第一个开展审批服务、公共资源交易、12345在线同网服务的政务服务网;第一个实现省市县近9000家单位集中公开预决算信息的政务服务网。目前总访问量超3亿,APP下载量超千万,用户注册量约466万,实名认证量318万。迄今全省公布不见面审批(服务)业务11万余项,实现90%以上的政务服务事项全程在线。

  为进一步完善政务服务体系建设,3月底前将完成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及指南的入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