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西方“鬼节”来到 看各国如何庆祝万圣节

中国网新闻11月1日讯(记者栗卫斌 实习记者贾子墨 赵蕴哲)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传统节日万圣节(Halloween),而10月31日的“万圣节前夜”(All Hallows’Eve)是这个节日最热闹的时刻。在中国,人们常常把万圣节前夜简称为万圣节。

万圣节的来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广为流传的有来自天主教“诸圣日”的说法,以及来源于凯尔特人丰收节(Samhain)的说法。西方万圣节的经典活动是装扮成鬼怪以及“不给糖果就捣乱”,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标题图片
万圣节在中国愈发流行

万圣节和圣诞节一样,是中国人比较熟悉的西方节日之一。随着全球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这个节日也越来越受到中国年轻人的喜爱。

国内商家乐于利用这个节日来吸引顾客,如一些面包店和甜品店推出万圣节限定的南瓜面包、骷髅造型蛋糕等。此外,一些商场也会利用万圣节的契机,推出南瓜装扮或变装道具吸引顾客消费。

在中国,西方传统的万圣节活动如“不给糖果就捣乱”或刻南瓜灯等并不是很受欢迎,过万圣节的年轻人更多地是通过参加主题派对、变装拍照上传到社交网络的方式来庆祝节日。

标题图

标题图片法国标题图

标题图片韩国标题图

标题图片俄罗斯标题图

 
 
 
标题图片 

过节,要知其文化内涵

如今,过各类“洋节”的行为在年轻人群体中愈发流行。不管是圣诞节、情人节还是西方“鬼节”万圣节,无不例外地在国内得到热捧。广大商家抓住这个“假日经济”的好时机,纷纷推出各种节日相关产品。

然而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乌丙安教授提醒青年人:过“洋节”要知其文化民俗内涵,别在商家的炒作下把“洋节”过得走了样。

乌教授表示,现在中国各大城市青少年过“洋节”,成群结队地逛商场、下饭店,通宵达旦,这与西方的节日文化风马牛不相及,完全成为商家借题发挥炒作的购物节、饮食节。

一味东施效颦会把“洋节”过得走了样。过“洋节”不是不可以,一定要理解其文化内涵,这样才会过得有滋有味。

各国万圣节文化内涵有差异

中国大众所熟知的万圣节活动有鬼怪主题变装、刻南瓜灯等,那么,其他国家还有哪些有趣的万圣节习俗呢?

标题图片

法国

比起10月31日的万圣节前夜,法国更重视的是11月1日的“诸圣日”(Toussaint)。

在法国习俗中,11月1日是纪念圣徒的日子,而11月2日则是纪念逝世者的日子。但由于11月1日是法定假日,所以现在法国人往往选择在这一天去祭奠逝去的亲友。法国人的祭奠方式与中国相似,都是以菊花寄托对死者的哀思,他们认为菊花象征着死后的幸福。

法国人过万圣节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学校在万圣节前后会有一到两个星期的假期。今年的放假时间是10月21日至11月6日。由于假期比较长,所以有学生的家庭会安排旅行。此外,他们也有万圣节吃糖苹果的习俗,部分大学食堂会在假期前提供糖苹果。

尽管法国在传统上没有庆祝万圣节前夜的习惯,但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受到其他国家的影响,在万圣节前夜变装出行或参加主题派对。例如,今年巴黎的主题公园、恐怖游乐园和蜡像馆等都推出了万圣节的主题活动。

标题图片

韩国

韩国虽然是一个亚洲国家,但与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十分密切,万圣节等西方节日在韩国非常流行。

大型商场、游乐园等在十月下旬就开始对万圣节时将举办的盛大庆典活动进行宣传;便利店、连锁餐厅等也会提前推出一些鬼怪哥特风格的产品和套餐;节日消费主体的年轻人往往去首尔的大学路、梨泰院、弘大、江南等地的酒吧夜店参加活动派对。

韩国在庆祝西方节日时往往商业气息非常浓重,宣传力度也比较强,社会认知度很高。与中国情况类似的是,参与其中的更多还是年轻人。

标题图片

俄罗斯

俄罗斯作为一个以东正教为主要宗教的国家,万圣节并不是其传统节日。在20世纪末期,万圣节才传入俄罗斯。然而与其在别的国家十分流行不同,大部分俄罗斯民众对此并不热衷。

俄罗斯列瓦达分析中心在10月底对俄罗斯民众的“万圣节态度”进行了民意调查,结果显示,67%的俄罗斯民众都没有庆祝万圣节的计划。只有6%的俄罗斯人打算举行万圣节派对。除了几个大城市,俄罗斯其他省市都没有受到万圣节的影响。

万圣节在俄罗斯的遇冷主要和传统东正教对其并不接受有关。部分官员和宗教人士表示,万圣节太过“邪恶”,是异教徒的行为。2003年时,莫斯科教育部门还曾建议莫斯科中小学禁止学生庆祝万圣节。理由为该节日是“撒旦的仪式”,旨在推行“异教”,会让孩子“道德感坍塌”。

目前在俄罗斯,万圣节主要被一些年轻人接受。他们会在一些酒吧和俱乐部举办派对,布置南瓜灯等饰品营造节日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