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拉松热”带动跑步经济 国外赛事各有特色

中国网新闻9月20日讯 (记者戚易斌 实习记者王子陶)上周日,北京马拉松赛迎来第37次鸣枪,今年的“北马”共有来自33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人参赛。最终,摩洛哥选手博纳瑟以2小时11分16秒的成绩获得男子组冠军,女子组冠军由埃塞俄比亚选手贝耶内摘得。

2017年北京马拉松的报名人数高达10万人,国内的一股“马拉松热”让更多的百姓开始接触并参与这项同时考验技术和毅力的体育项目。
标题图片

赛事数量井喷 马拉松经济形成

创立于1981年的北京马拉松素有“国马”之称,是中国最重要的马拉松赛事之一,至今已连续举办37届,参赛人数屡创新高。北京马拉松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效应,成为北京的城市名片之一。《2017年中国最具赞助价值体育赛事TOP100》榜单显示,北京马拉松在国内的赛事品牌价值仅次于中超和CBA,位列第三。

火爆的北京马拉松只是近年来“马拉松热”的冰山一角。2015年被称为中国马拉松元年,国内大大小小的跑步类赛事数量犹如井喷。中国田协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注册的马拉松赛事共328场,参赛人数达到280万人,预计到2020年,马拉松赛事有望达到500场。

马拉松可以在中国短时间内快速发展,一方面是因为参与跑步这项运动的民众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是主管部门对于赛事申办的要求放宽,这让社会资本积极涌入到这个新兴市场。马拉松经济除了赛事赞助费、报名费等收入,还包括酒店、电视转播、新媒体营销等收入。此外,马拉松经济还带动了整个跑步产业链,速干衣、运动手环等新装备和运动相关的APP均陆续推出。据预测,未来中国跑步市场容量可达300亿元。

标题图

标题图片法国图

标题图片日本图

标题图片美国图

 
 
 
标题图片 

提升赛事质量 走规范化发展路线

尽管国内的马拉松比赛发展迅速,但在软硬件服务上仍存有问题。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称,虽然马拉松这类大型群众性体育赛事快速发展,但供给总量不足、赛事结构不优、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与群众的需求仍有一定差距。

赛事质量的提升需要依靠多方努力。主办方要提高赛事组织能力,找准赛事定位;赞助方合理邀请参赛选手,控制赛事奖金;参赛者们提高科学健身意识和安全意识,在比赛中保持文明礼仪。

孟玮表示,下一步,政府将出台促进竞赛表演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制定马拉松及相关赛事的办事指南,出台赛事审批取消后的服务管理办法,建立多部门联合“一站式”服务机制,为行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国外马拉松各具特色

随着国人对马拉松热情的不断升级,许多跑者们也想体验国外的马拉松赛事。相比于中国,马拉松在国外发展得更加完善。除世界马拉松系列赛的六大满贯等高标准赛事,也有许多兼具趣味和竞技性的特色马拉松赛事。

标题图片

法国——波尔多红酒马拉松

波尔多梅铎红酒马拉松每年9月在世界最著名的红酒产区—法国波尔多举行。赛事全程42公里,途径波尔多50多座酒庄。这场马拉松最具特色的当属全程20余个补给点提供的世界级红酒佳酿。参赛者在比赛过程中若每个补给点都只喝一小杯红酒,全程结束后相当于喝完三瓶红酒,每年有10%的参赛者因为不胜酒力而无法完赛。

除红酒外,补给点还提供奶酪、生蚝、鹅肝酱等美食,沿途有现场音乐表演,让参赛者们在跑步途中不会感觉枯燥。

波尔多马拉松的另一大特色是Cosplay装扮,每年赛会提出一个主题,参赛者们可五人以上集体报名,并承诺比赛时集体Cosplay,集体抵达终点,结束后出示照片即可赢得赛会提供的一定数额奖金。

标题图片

日本——京都马拉松

京都马拉松自2012年开始举办,最初是为了振兴在2011年大地震中受创的东日本地区,被称为“风景最美、最具浪漫风情”的马拉松比赛。比赛线路经过天龙寺、金阁寺等著名古刹,也经过京都音乐厅和京都市政厅等现代建筑。比赛期间,选手、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只要出示身份证明,就能免费享用料理和饮品,其中包括部分限定美食。

京都马拉松也延续着东京马拉松高服务质量的特点。赛前有井然有序的马拉松展会;比赛中专业的志愿者和赛道补给点随处可见,路上还可看到当地民众自发张贴的鼓励标语和此起彼伏的加油声;终点处则可以为选手们提供按摩服务。

此外,京都马拉松是京都传统文化展示的平台。赛道沿途有鼓乐队、合气道和艺妓等传统项目表演,让选手们和观众都感觉到不虚此行。

标题图片

美国——火奴鲁鲁马拉松

火奴鲁鲁马拉松始创于1973年,于每年12月举行,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关门时间和人数限制的马拉松比赛。这项赛事一直以全海岸景观赛道和周到贴心的服务著称。

比赛于早上5点开始,顺着沿海公路一路向东。在这条路线上,参赛者可以一睹夏威夷怀基基海滩、钻石头火山等著名景点。由于没有关门时间,参赛者可以尽情欣赏火奴鲁鲁的优美风光,在终点处观看美丽的日落。

比赛前的傍晚,主办方会为参赛者们准备一场晚会,为跑者们加油打气。比赛当天全程设置16个救护补给点,并有超过2300名志愿者为整场比赛提供服务,补给点除提供水和运动饮料外,还有能量胶为参赛者补充体力。若气温升高,赛会组委会也会采取提供冰块、喷淋水雾等降温措施保证参赛者的身体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