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迎水环境治理关键年 盘点国外水体治理案例

中国网新闻7月4日讯(记者 戚易斌)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6月27日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水污染防治法的决定。此次修改主要解决河长制、农业农村水污染防治和饮用水保护三大问题。修改后的法律将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水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当前,我国仍有一些地区水环境质量差、水生态受损重、环境隐患多,影响和损害群众健康,不利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切实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保障国家水安全,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
标题图片
中国加快水污染治理步伐

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制定于1984年,已先后于1996年和2008年进行了两次修改。此次是水污染防治法的第三次修改,新修订的法律更加明确了各级政府的水环境质量责任,实施总量控制制度和排污许可制度,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以及对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

此次修法中,河长制正式写入水污染防治法。所谓“河长制”,即由中国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河长制是河湖管理工作的一项制度创新,也是我国水环境治理体系和保障国家水安全的制度创新。

近年来,我国水污染治理的步伐提速。2015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该计划将今年设为了完成阶段目标的关键年,如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要于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体,污水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等,加上今年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将实现全覆盖,2017年将成为水污染治理大年。

标题图

标题图片英国标题图

标题图片韩国标题图

标题图片德国标题图

 
 
 
标题图片 

提升环保意识至关重要

根据“水十条”,中国为自己的水环境治理行动绘制了明确的目标蓝图:到202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到2030年,力争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75%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到本世纪中叶,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

为确保这些目标能够实现,中国在水污染治理方面真抓实干。目前国内建成了约5000个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规模已经和美国基本相当。国际水协会正致力于协助中国的污水处理企业转型,提高运行效率和质量,同时转变传统观念,通过应用一系列新型技术,把污水处理过程转变为能源生产过程,不仅能够发电,还可以回收氮磷等资源。

国际水协会主席赫尔穆特·科洛斯认为,中国政府有着强大的执行力,在落实环保政策时更加高效。他表示,治理水污染除了引进必要的技术手段,改变和提升相关企业管理人员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非常重要。此外,政府对环保产业的政策和资金倾斜对于水污染治理意义重大。

国外如何治理水体污染

随着工业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水污染成为世界性的环境治理难题。在国际上,许多工业化和新兴工业化国家都经历了河道黑臭、水体污染的治理改善过程。这些国家的治水经验可供我们借鉴。

标题图片

英国

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兴起,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排入泰晤士河,1858年伦敦发生 “大恶臭”事件,英国政府开始治理河流污染。

泰晤士河的治理措施一是通过立法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规定企业废水必须达标排放,未经许可不得排污;二是修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三是从分散管理到综合管理,自1955年起逐步实施流域水资源水环境综合管理;四是加大新技术的研究与利用;五是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向排污者收取排污费。

经过治理,泰晤士河水质逐步改善,20世纪70年代重新出现鱼类并逐年增加。目前完全恢复到了工业化前的状态。

标题图片

韩国

20世纪40年代,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河道,韩国首尔清溪川生态功能基本丧失,50年代河道被封闭,70年代河道封盖上建设公路,并修建了4车道高架桥。

21世纪初,韩国政府下决心开展综合整治和水质恢复,主要采取了三方面措施:一是疏浚清淤,总投资3900亿韩元的“清溪川复原工程”还原了河流自然面貌;二是全面截污,将两岸污水送入处理厂统一处理;三是保持水量,让河流保持40厘米水深。

现在,清溪川成为重要的生态景观,除生化需氧量和总氮两项指标外,各项水质指标均达到韩国地表水一级标准。

标题图片

德国

埃姆舍河是莱茵河的一条支流,该流域煤炭开采量大,出现河流改道、堵塞甚至河水倒流的情况。19世纪下半叶起,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大量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直排入河,使其成为欧洲最脏的河流之一。

德国采取雨污分流改造和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电梯”、绿色堤岸、河道治理等措施修复河道,同时为了统筹管理水环境和水资源,于1899年成立了德国第一个流域管理机构。

埃姆舍河治理工程预算为45亿欧元,目前已实施了部分工程,预计还需几十年时间才能完工。目前,流经多特蒙德市的区域已恢复自然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