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首席编辑杨芳芳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郑超/文河南商报视频产品部/图
似乎一夜之间,河南“出圈”了。
《唐宫夜宴》如同一把星星之火,燎起了文化中原,也撩动了全国观众的心。
河南“爆红”,像是一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蛰伏,在寒冬中默默蓄力,蓄势待发,而后在春天势如破竹,锐不可当。
2月18日,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到省委宣传部调研时提到,《唐宫夜宴》广受赞誉的背后,其支撑点是黄河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出彩河南的精神风貌,为大力弘扬黄河文化提供了启示,为推进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探索了路径。
一切都有迹可循。今天,我们从历史的、人文的、传统的、自然的、现代的、都市的、包容的、开放的八大维度,亮一亮河南的家底,看看不张扬、不矫饰的河南,如何悄悄“圈粉”逆袭,惊艳所有人。
历史维度看河南 传统文化元素已然成“顶级流量”
“鬓云欲度香腮雪,衣香袂影是盛唐”。大唐盛世这一幕,被郑州歌舞剧院的14名演员,用婀娜多姿、秀逸韵致的舞姿生动呈现在舞台之上。
在《唐宫夜宴》节目中,俏皮可爱的少女们,时而梳妆打扮,时而嬉笑打闹,时而扑蝶戏水,唐代的宫廷少女从博物馆中“活”了起来。
在河南,“活”起来的,还有清明上河园的皇城根居民,包公迎宾、王员外招婿、宋式民俗婚礼等故事;许昌城里的三国风云,灞陵湖边三国文化的历史神韵;殷墟内的十几万片甲骨记录下的历史……
“夸父在这片儿逐的日,大禹在这儿治的水,伏羲他爸在这块儿钻木取的火……”在聚集了年轻人的B站上,有位UP主曾制作了一期《没想到你是这样的河南人》的视频,用通俗风趣的语言推介河南。
河南是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均发明于河南;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诞生了洛阳、开封、安阳、郑州等古都;河南有老子、韩非子、商鞅、张衡、杜甫、白居易、刘禹锡、吴道子、岳飞等历史名人;散布在中原大地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等众多文化遗址,都是华夏民族早期在河南生存繁衍的历史印记……
人文维度看河南少林、太极“两拳”走天下,未来二者将携手发展
2020年12月17日晚,太极拳申遗成功的消息传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宣布,中国太极拳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这一晚,成了多少河南人的不眠之夜。这也意味着,河南又多了一张世界级的文化名片。
从2000年开始,龙门石窟、安阳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先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经过多年发展,这些世界遗产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作为陈家沟陈氏十九世太极拳第十一代嫡宗传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陈氏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这些年,陈正雷在50多个国家设立了上百个教学分支机构,上万个辅导站分布在世界各地。
除了太极拳,提到中国功夫,少林拳必须榜上有名。“少林热”和“太极热”两股功夫浪潮愈演愈烈,已经成为河南走向世界的桥梁。据统计,目前,每年从世界各地到少林寺学习少林功夫的人数达10万之多,全球习练太极拳的人数则已经达到了3亿多。
河南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工程清单中明确指出,建设“两山两拳”区域生态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带,打造太极、少林功夫国际文化旅游品牌;焦作更通过建立“两山两拳”工作对接协调机制,编制郑焦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专项规划,实施“太极+少林”功夫之旅工程,为两市文化旅游业一体化协同发展打造新引擎。
传统维度看河南“打铁花”登上央视,河南有约9000个非遗项目
今年春节期间,开封万岁山景区的“打铁花”表演,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火红的铁水被打上天空,“铁花火雨”引来观众阵阵欢呼。
“打铁花”是开封著名的传统民俗节目,是河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是黄河流域十大民间艺术之首。
节目开始后,在开封王家铁水打花第六代传承人王军的带领下,将生铁烧至1600℃以上,化成铁水,一人舀起铁水抛向空中,另一人则用力击打空中的铁水,瞬间铁花四溅,十几米高的金色火花在夜空中绽放,如流星般漫天划过,顿时亮如白昼。
令人叹为观止的“打铁花”,只是河南众多非遗项目的一个缩影。河南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河南,类似这样的非遗项目,约有9000个。
取一块拳头大小的红泥揉捏碾压,竹刀推拉压刮,一个扎着小辫的小女孩活灵活现呈现,这是赵恩民的即兴泥塑作品;大大小小的葫芦,用电烙画笔勾勒过后,深深浅浅地烙印成字、成画,这是侯娜的葫芦烙画;一张纸,一把剪刀,几番裁剪,世界杯球星、白蛇传传说等形象跃然眼前,这是90后畅杨杨的剪纸世界。
麦秆画、洛宁竹编、镇平玉雕、固始皮影戏、汝瓷烧制技艺……来河南,传统手艺人定能让你大开眼界,流连忘返。 (请继续阅读A03版)
自然维度看河南河南景区,火起来的不仅是老君山
要说2020年短视频平台里最火的景区,非“网红”洛阳栾川老君山莫属了。
2020年冬天,央视财经频道《正点财经》推出了“大雪造访老君山,云海雪景美如画”的报道。而在抖音平台“抖音旅行榜”榜单中,老君山景区稳居榜首,热度、人气等排名遥遥领先于第二名。
不管来没来过老君山,恐怕都听过这样一句话——远赴人间惊鸿宴,老君山上吃泡面,吸引了多少游客来到老君山,边吃泡面边赏美景。
据当地旅游部门统计,今年春节期间,老君山景区接待游客8.3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875.9万元,龙头作用凸显。
除了火爆的老君山景区,河南栾川的其他景区也紧随其后,频频登上国家级媒体。
究竟有多火爆,一组数据见分晓。来源于栾川县旅工委的消息显示,2021年春节黄金周,44.8万人次选择在栾川过年,累计实现综合收入3.13亿元,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109.58%和112.4%。
现代维度看河南米字形高铁、智慧城市、5G建设……河南的现代化气息藏不住
“郑州东站到了!”在央视春晚小品《开往春天的幸福》中,“郑州东站”被提了三次,足足让河南人、郑州人惊喜了一把。
高铁时代,中原崛起。郑州东站作为全国高铁路网中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之一,是我省陆上交通的重要窗口。
“能够登上春晚舞台,不仅因为G2021次高铁列车的始发站是郑州东站,预示着2021年新的开始;更因为河南郑州作为中国铁路枢纽的地位不容忽视且越来越重要。”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博士郑广建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
待河南米字形高铁路网全面建成后,将有效形成辐射全省省辖市的1小时经济圈、高效连接周边省会城市的2小时经济圈、通达全国主要大中城市的8小时经济圈,为河南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重要支撑。
有速度,更要有广度。现代化的河南,正在打造一张智慧网络,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
河南对智慧城市的探索,走在了全国前列。据腾讯研究院发布的《数字中国指数报告(2020)》,河南省在数字中国总指数省级排名中居全国第7位,居中部省份首位;城市排名中,郑州排在了第8位。
2020年以来,河南加速“新基建”,布局数字经济。2020年,河南新建5G基站3.5万个;2021年,河南计划新建5G基站5万个,实现乡镇、农村热点区域全覆盖。
都市维度看河南“国字号荣誉”加持,频频登上热搜
除了郑州高铁被“cue”,在《开往春天的幸福》中,张雨绮扯着嗓子喊河南话,虽然不够标准,但却足够亲切,引发观众善意的笑声。
以往,出现在影视剧作品和大众视野中的河南话,多多少少都带着些戏谑意味,这种刻板印象,在去年疫情期间得到了极大颠覆。为宣传疫情防控要求,河南村支书拎着大喇叭,用河南话向村民“喊话”防疫,带着三分暴躁,三分霸气,四分苦口婆心,一时间火爆网络,被赞“无情又暖心”。
除了低调质朴,河南也有许多“被迫”张扬的高光时刻。
比如,作为省会城市的郑州,去年因“国字号荣誉”和大型活动频频登上热搜: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中国十大忙碌城市之一、机遇之城2020榜单第十、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运动会、2020年央视春晚分会场、2020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
以最近的金鸡百花电影节为例,河南籍青年演员刘昊然担任形象大使,宣传片《在郑州遇见百花》中,刘昊然带观众走过郑州的大街小巷,感受一座被时光浸染的城市,浪漫的法桐,满城的月季,3600年前的商城墙……这些地方,俨然已成为郑州最新的网红打卡地。
接下来,2021年9月,郑州还将举办第九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届时,预计全国将有近千家博物馆和5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15000余名文博嘉宾和企业代表会集郑州,近距离接触和感悟郑州悠久的历史文化。
包容维度看河南“老家河南”越擦越亮,敞开怀抱迎接你
近几年,“老家河南”的品牌越擦越亮,其“一个来了都说中的地方”的口号,也越叫越响。共鸣程度愈深,愈能折射出河南兼容并包的特点。
2018年以来,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都在郑州召开,这种敞怀揽才的气魄,是城市风骨,更是发展自信。
每年,数以十万计的人涌向郑州,走进河南,从工作到生活,逐渐在河南安家扎根。
而郑州,本就是个有意思的地方,天地之中,交通发达,对于来自天南地北的人,一概笑脸相迎、兼容并包,就连豆腐脑都不争甜咸。于是很多人,来了就不想走。郑州这座城,就一天天大了起来。
21世纪的头20年,郑州人口扩容近500万,2018年常住人口已突破千万大关。大起来的新郑州,承载了多少新郑州人的发展想象。
来郑州的追梦人中,有坚持7年终“破圈”的脱口秀演员,有专给食品“凹造型”的食品造型师,有95后汉服妆造师傅……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新郑州人。
为了展现新郑州人的面貌,记录这无数小小的梦想,河南商报2020年曾推出了一组系列报道“你好呀!新郑州人”,向每个有梦想的人发起致敬。
因为包容,所以河南。在这里,高端和土味、传统和新潮、历史和现代、古韵和新风,都能融合得恰到好处,什么都可以是和而不同的“中”。
开放维度看河南加快“四条丝路”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正在形成
在对外开放方面,河南的战绩亦不俗。
作为河南省对外开放龙头,航空港区的优势正不断显现,已经成为在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跨境电商发展基地。
航空港区的跨境电商自2017年至2019年,业务单量从150多万单到7000万单,货值从1.9亿元到70多亿元,翻了几十倍之多。
从郑州启程,穿越中亚,抵达欧洲,中欧班列(郑州)已成为中欧陆上贸易的“黄金列车”;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客货吞吐量保持中部机场双第一,2020年货运量逆势上扬,截至2020年7月底,货运量同比增长21.9%,其中国际货运量增速超过40%……
中铁装备生产的盾构机出口到21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占有率和综合竞争力国内第一;宇通客车产销规模连续16年位居全球第一;全球每7部智能手机中就有1部产自河南……
河南加快空中、陆上、网上、海上“四条丝绸之路”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正在形成。
2021年河南两会上,“全面扩大对外开放”被写进了省政府工作报告。河南,正在张开双臂,拥抱更广阔的未来。